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4)已接受此任務的人員的培訓;
(5)為此任務準備好的書面工作制度和(或)持證上崗程序;
(6)可能使用的裝置和機械;
(7)可能使用的電手動工具;
(8)原材料須用手移動的距離和高度;
(9)所用的服務(如壓縮空氣);
(10)工作期間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質;
(11)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理形態的物質(如煙氣、氣體、蒸汽、液體、粉塵、粉末、固體);
(12)與所進行的工作、所使用的裝置和機械、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質有關的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包括作業規程);
(13)現有的控制措施;
(14)過去發生過的危害性事件、事故和疾病的信息。
各評價小組人員應針對本部門(車間)的各項作業活動,通過現場實際調查或與現場作業人員訪談,了解各項作業活動的有關信息,并填寫《作業活動信息表》。
4.危害辨識
根據作業活動信息,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找出各項作業活動中的潛在危害性事件(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事件)。較好的做法是在對各項作業活動進行仔細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找出各項作業活動中的主要事故類型,分析可能導致這些事故的危害性事件,并對造成這些危害性事件的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現場實際的控制措施,提出應進一步改進的措施,控制或減少危害性事件的發生,從而控制或減少事故的發生。
關于安全評價師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