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居上 城北發展勢不可擋
在經歷城市化浪潮這一百多年間的發展之后,成都人居環境逐漸形成"東西南北"四大板塊格局,相對東西南三個板塊而言,由于歷史原因,城北發展相對緩慢。但是,城市發展的進程往往是"失衡-平衡-失衡"這樣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永遠不會出現被其中一片區域始終牽制整個城市發展的情況。
就我們目前所見,在最近十年來,隨著天府大道的人南延線、光華大道、東大街東延線的相繼開通,以及沙河改造、市政環境完善,成都東西南三大板塊的房地產市場相繼全面爆發,并由于土地放量的減少,逐漸呈飽和狀態。隨著政策的不斷北移,政府加大了城北的投資力度,相繼大幅啟動了道路、管網、土地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再加上土地供應量也在不斷加大,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城北作為后起之秀,正逐漸后來居上,成為下一個居住搶灘的重心,而各大開發商也發現了其中的機會,紛紛在城北投資開發中高檔項目,如匯融集團的悉尼灣。
無疑,城北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現在的城北,隨著北新干線的開通,更是繼外李家坨、駟馬橋、天回鎮等熱門板塊之后,出現了一個更為優越的人居板塊--大豐。
北部新城 人居大豐蓄勢待發
作為北新干線的最大受益者,大豐片區有優越的市政配套、稀缺的自然環境、便捷的交通、以及豐富的土地資源使其成為最具價值潛力的區域。
縱觀區域發展的歷史,我們往往會發覺,區域的成長成熟往往與物流、商業有著密切的聯系,得益于荷花池、五塊石的搬遷,在大豐,未來規劃"國際商貿城",將從經濟基礎的源頭上大大促進整個區域的發展。
人居環境最先決的條件--自然資源,在城北有著先天的環境優勢,大豐更是搶盡風頭。由于繞城高速以及鳳凰山景區的重新規劃,大豐占有鳳凰山以及繞城高速綠化帶這樣一個"一帶一山"的良好自然環境。目前,鳳凰山被規劃成以山體生態保護為特色的生態高尚居住社區。屆時,將搬遷機場、改造舊城,建成上千畝的森林公園和康體公園,"北新干道-鳳凰新城生態住宅區"即將呈現。
作為成都的"北門門戶",大豐受北新干線通車的影響最為直接,"蓉北商貿大道"、新商貿大道及地鐵一號線也被列入規劃;成彭路大豐段、川陜路城外段等"要道"都將開建,快捷的交通網絡即將形成。交通瓶頸的突破,極大地提高了大豐片區的城市化程度,使其成為北部新城最先與中心城融為一體的區域。大豐鎮已被規劃進城市圈,各項城市配套、政策服務等硬軟件環境正在快速形成,生活商業氛圍也日趨成熟。
隨著人居環境的提升,成都北部已進化成一座適宜現代居住、匯聚財富資源的"掘金"之地。目前已有不少具備前瞻眼光的開發商屯兵大豐,開始對這里進行大規模的開發,這里成為都市人居樂土的前景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