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4.3 規劃編制第三階段
進入總體規劃的綱要方案匯總階段,編制內容出現轉型,既要達到一定的深度也要達到一定的廣度。
該階段的編制要點從整體轉向細部,從宏觀落實到微觀。
1. 深化推薦方案
通過多方案對比,以開發成本最小,綜合效益最,可操作性最強,最可持續等為原則,推薦最佳用地布局方案。
1)完善城市結構采集者退散
按照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區,進行城市結構調整,按構成分組團結構、分區結構、分區結合組團結構。例如江都城市結構為“一四三”,即一個城市中心、四個小片區和三個居住組團,由兩條發展軸和一條聯系軸連接為一個具備強內聚力的發展實體。宣城城市結構調整為兩區四組團,以兩區形成城市的主題框架和核心,以四組團引導城市不同用地的發展方向。
2)細化用地布局分工
3)提供對比方案
2. 深化專項規劃
中心區綜合交通體系規劃:
對外交通:理順中小城市與區域交通往來的銜接
城市道路:路網結構、線形、性質、交叉口及斷面形式
居住用地規劃
工業倉儲用地規劃
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公共設施在總體規劃中是指那些在城市中向公眾開放、為公眾服務、滿足物質方面要求的各類功能實體,根據國家《城市規劃用地分類與標準》,可將公共設施用地分為行政辦公用地,商業、金融業用地,文化娛樂用地,體育用地,醫療衛生用地,教育科研用地,文物古跡用地及包括社會福利在內的其他公共設施用地。
城市郊區規劃
近期建設規劃
綠地系統與景觀風貌規劃
市政設施規劃
規劃重點
1. 最佳方案的選擇
方法: 優缺點敘述比較法;主要因素權重點評法;成本分析比較法。來源:
2. 各類專項用地規劃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