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關于世界都市圈的界定一直有不同說法,比較常見的是“五大都市圈”,但在五大都市圈的界定上亦有不同提法,一種界定是:紐約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東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倫敦都市圈;另一種界定是:紐約都市圈、東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倫敦都市圈、香港都市圈。另外還有“六大都市圈”的提法,即在以上兩種五大都市圈之后,加上了“長江三角洲都市圈”或稱“上海都市圈”。
在本報告的研究中考慮到:第一,根據戈特曼城市群劃分方法與現實情況,將北美五大湖都市圈與紐約都市圈合并在一起,稱“紐約大都市圈”;第二,香港都市圈與上海都市圈屬本報告的研究范圍,故在本系列中不作專門討論。本系列中研究范圍為紐約大都市圈、東京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倫敦大都市圈。
紐約都市圈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排列,包括波士頓、紐約、費城和華盛頓四大城市群,此外還有巴爾的摩等一些中等城市以及它們附近的一些衛星城鎮連綿不斷,構成帶狀大都市帶,圈內包括40個城市,長約965公里,寬48公里到160公里,總面積約13.8萬平方公里,占美國面積的1.5%,人口約6500萬,占美國總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達到90%以上。
紐約都市圈形成和演化過程
紐約都市圈形成與演化經歷過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870年以前的各城市孤立分散階段,這一階段人口和經濟活動不斷向城市集中,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但各城市均獨立發展,城市之間聯系相對薄弱,眾多小城市呈松散分布狀態,地域空間結構十分松散。第二階段是1870-1920年的區域性城市體系形成階段,這一階段隨著美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城市規模急劇擴大,數量顯著增加,以紐約、費城兩個特大城市為核心的區域城市發展軸線形成,區域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三階段是1920-1950年的大都市帶雛形階段,這一階段美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工業化后期,城市建成區基本成型,中心城市規模繼續擴大,在單個城市中的人口和經濟活動向心集聚達到頂點的同時,城市發展超越了建成區的地域界線,向周邊郊區擴展,逐漸形成大都市區。第四階段是1950年以后的大都市帶成熟階段,這一階段科技迅猛發展,交通和通訊發生革命,城市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換代,城市郊區化的出現,導致都市區空間范圍擴大,并沿著發展軸緊密相連,大都市帶自身的形態演化和樞紐功能逐漸走向成熟,波士頓、紐約、費城和華盛頓四大都市群橫向蔓延,相互連接,最后發展為跨越數州的大都市圈。
紐約都市圈的區域分工格局
紐約都市圈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以及對于世界經濟的影響能力,來自于大都市圈內的區域分工格局。紐約作為全美的金融和商貿中心,有著最為發達的商業和生產服務業,為這一地區提供多種重要的服務。波士頓集中了高科技產業、金融、教育、醫療服務、建筑和運輸服務業,其中高科技產業和教育是波士頓最具特色和優勢的產業,1950年代后,沿波士頓附近128 號公路形成了與“硅谷”齊名的高科技聚集地,成為世界著名的電子、生物、宇航和國防企業中心。費城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結構比較多樣化,費城港是美國最繁忙的港口之一,集裝箱容量在北美各大港口中位居第二,港口發展帶動了費城整個交通運輸業的擴展,使費城成為紐約都市圈的交通樞紐。華盛頓市作為全美政治中心和世界大國首都,在國際經濟中有著重要影響,全球性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銀行和美洲發展銀行的總部均位于華盛頓。巴爾的摩市區與華盛頓特區的接近使得它分享了很多聯邦開支和政府采購合同,國防工業在巴爾的摩有了很大發展。
紐約都市圈形成的啟示
1.城市規劃尊重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并持之以恒。紐約城市規劃起始于1929年,由非官方和非營利性組織“紐約區域規劃協會(RPA)”編制,迄今為止,RPA共進行過三次紐約區域規劃。 RPA認為,紐約都市區是美國卓越的城市地區,同時也是全球性機會的象征,紐約都市區必須集聚所有力量,依托該市所在3個州綜合安排區域的發展,保持并提高它作為世界一流城市的地位,占據發展的制高點,所以應特別考慮城市與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2.合理進行區域內產業結構調整,使區域經濟得以整體、協調發展。紐約都市圈產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效應,首先表現為都市圈內合理的產業結構和區域分工格局,都市圈內的中心城市以其科技、資本和產業的優勢,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起著先導的創新作用,通過合理的產業結構調整,既成功地增強了中心城市的實力和地位,也使周圍地區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來
3.紐約與周圍城市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和產業鏈形成,成為都市圈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紐約都市圈位于大西洋(6.71,-0.04,-0.59%)沿岸,港口發展一直是這一區域的基礎。在世界都市圈形成過程中,有序的區域分工格局實際上可以從港口間的合理分工得到反映。例如,在紐約都市圈內有紐約港、費城港、巴爾的摩港和波士頓港等,其中,紐約港是美國東部最大的商港,重點是發展集裝箱運輸;費城港主要從事近海貨運;巴爾的摩港作為礦石、煤和谷物的轉運港;而波士頓港則是以轉運地方產品為主的商港,同時兼有漁港的性質。這些港口通過有序分工,構成了一個分工合理、運營靈活的美國東海岸港口群,而紐約港則是這一港口群的中心樞紐。紐約作為世界金融中心,金融、貿易功能獨占鰲頭,費城主要是重化工業比較發達,波士頓的微電子工業比較突出,而巴爾的摩則是有色金屬和冶煉工業地位十分重要,同時,華盛頓的首都功能還為整個大都市帶抹上了濃重的政治中心色彩。都市圈及其周圍地區的多樣化、綜合性的整體功能遠遠大于單個城市功能的簡單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