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城市規劃師考試相關知識輔導:中國城市化的八個趨勢

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中國城市化的八個趨勢。

  中國城市化的八個趨勢
  趨勢一:涌現更多新城市。
  中國有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時期內完成工業化過程,使絕大多數地區邁入工業化社會,并進而改變中國目前的城市化過程和城鄉空間結構。又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懸殊較大,未來發展潛力難以在同一時期內發揮,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仍將存在著較大的發展梯度,在一定時期之內,這種發展梯度還可能呈進一步擴大之勢。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戶籍對人口遷移限制作用力的減弱和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的涌入,未來中國城市化過程將出現難以避免的快速發展,導致更多設市城市的誕生,使中國城市體系步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趨勢二:202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按照國際經驗,當城市化水平達到30%的臨界值時,將進入加速城市化階段。按第四次人口普查時的統計標準計,市鎮人口比重2010年約為42%左右,至2020年為60%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趨勢三:大都市連綿區更具發展活力。
  自70年代美國社會率先進入信息化社會以來,人們即開始關注信息革命可能帶來的空間分散化趨勢,并紛紛觀察到城市邊緣地帶的快速增長過程,認定分散化趨勢確實已經展開。但這一結論只適合于城市微觀區域的情形。從更宏觀區域來看,集中化趨勢似乎更明顯,近幾十年來大都市連綿區和大都市帶在世界各國的快速發展印證了這一集中化過程。城市這種“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發展格局在信息社會也許還會長久地持續下去。目前,我國的長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已具備大都市連綿帶的輪廓。還有可能變為大城市連綿區的包括:沈一大遼中南地區、閩南三角洲、山東半島、湖南長(沙)株(州)(湘)潭、河南中部、四川盆地、長江中游地區。
  趨勢四:城市間快速通道網密布。
  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空中走廊、港口和信息高速公路為骨干的快速通道網對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體系內各城市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城鎮體系將隨著快速通道網的建設發展,逐步由中心—腹地體系的蛛網系統向聯系各個經濟重心間的通道網發展轉化,形成全國范圍內以大中城市為節點的經濟網絡。在高速公路的交匯點,將會形成新興的工業城市,使其經濟的增長遠遠超過其它地區的發展速度。沿高速公路兩側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帶的形成。
  趨勢五:郊區與城市中心區共同繁榮。
  中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城市土地尤為珍貴,因此中國的城市人口密度會始終居高不下。加上中國城市政府的行政職能較強,而市政府一般又位于城市中心,因此保持城市中心的發展活力是政府的優先考慮。因此,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中國城市的空間結構仍會呈“攤大餅”式的發展過程。郊區與市區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繁榮度越
  趨勢七:市場導向型的城市化,經營城市概念流行。
  過去以行政為主的發展模式已經不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市場導向型的城市化是一個方向,可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其結果是突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城市化的主導型變為市場化模式,就必然要提出經營城市的概念。經營城市不僅是經營土地的問題,核心是城市空間資源、自然、人力、延伸資本,包括人力創造的價值、冠名權等。
  趨勢八:東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差異趨于縮小。
  目前東部局部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高的已達到60%。從短期看,東部地帶城市化的發展速度要繼續明顯快于西部地帶,前者平均每年增長1.08個百分點,而后者則只有0.71個百分點。未來城市化水平提高較快的省區將有:江蘇、福建、山東、廣東、廣西,年平均增加數均為1個百分點以上;提高較慢的省區將有:內蒙古、黑龍江、貴州、甘肅,其年平均增加數為0.55個百分點左右。但總體上說,省際間城市化的差異未來將趨于縮小,最高和最低間的差異將由4倍多降為2倍多。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