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名詞解釋:農民集體所有權的行使代表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物權法解釋:第六十條【農民集體所有權的行使代表】
  第六十條 對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依照下列規定行使所有權:
  (一)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二)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三)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解釋】本條是關于由誰來代表農民集體行使所有權的規定。
  根據我國廣農村集體所有權基本形式,本條規定相應的主體來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這樣規定與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現行法律的相關規定保持一致,也使得黨在農村的政策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進而保護和調動廣農民的積極性。
  關于誰來行使集體所有權,本條的規定分為三種情況:
  1.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這里的“村”是指行政村,即設立村民委員會的村,而非自然村。該行政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等集體財產,就由該行政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來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村民委員會”就是指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所規定的村民委員會(村委會)。村民委員會是在人民公社進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權的過程中,在全國農村逐步建立起來的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等責任制形式后,對以“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體制進行改革。在改革過程中,在原來生產隊,有的在生產小隊的基礎上建立了村民委員會。1985年2月,生產隊管理體制的改革在全國全部完成,村民委員會在農村普遍建立起來。到目前,全國共有90多萬個村民委員會。
  還有一點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在物權法起草過程中,曾有意見認為,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能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經研究認為,在實踐中,許多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已不存在或者不健全,難以履行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等行使所有權任務,需要由行使自治權的村民委員會來代表行使集體所有權。因此,如果有以村為單位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就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如果沒有以村為單位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則由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而且,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都從法律上賦予了村民委員會對村集體所有土地等財產進行經營、管理的經濟職能。所以,村民委員會行使村集體所有權,不但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適應,而且也符合多年來的法律實踐。
  2.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這里“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主要是指該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在改革開放以前就分別屬于兩個以上的生產隊,現在其土地和其他集體財產仍然分別屬于相當于原生產隊的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的農民集體所有。這里的“村民小組”是指行政村內的由村民組成的自治組織。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民委員會可以根據居住地區劃分若干個村民小組。目前,全國多數農村地區在原來的生產隊一級設村委會,在原來的生產隊一級設村民小組。土地管理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都賦予了村民小組對集體土地等財產經營、管理的職能。本條也因此做了類似的規定。根據上述規定,如果村內有集體經濟組織的,就由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行使所有權;如果沒有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則由村民小組來行使。
  3.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這種情況包括:一是指改革開放以前,原來以人民公社為核算單位的土地,在公社改為鄉鎮以后仍然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二是在人民公社時期,公社一級掌握的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仍然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上述兩種情況下,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來行使所有權。
  還需要解釋的是“行使所有權”。一是,行使集體所有權的客體,不但包括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也包括集體所有的建筑物、生產設施、農田水利設施;集體所有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以及集體所有的其他不動產和動產。二是,行使所有權的內容就是對集體所有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例如,對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發包,分配宅基地等。三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和村民小組不是集體財產的所有人,只是依法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并且向所屬集體負責,接受其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