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供應、高回報、高借貸→樓市泡沫
高風險、金融危機→迪拜債務危機來
迪拜一位中介告訴記者,外國人以前借錢炒樓很容易,現在得最少在迪拜工作1年才能辦成,還要求最低月入2萬迪拉姆(1迪拉姆約合1.88元人民幣)。當地3家大銀行在迪拜世界危機中風險敞口達51億美元,評級被標準普爾下調至“負面”。
“整個房貸政策都變了”,在渣打銀行(迪拜)工作的鐘小姐來自江西,她一直負責當地的公司貸款業務。金融危機后,寫字樓和期房都是被她所在的銀行禁止貸款的行業,現房和住宿用房雖然可以貸到款,但審批程序也嚴格了很多,需要對客戶的固定資產、收入和發展狀況進行把關。
“現在銀行在貸款方面的政策還是非常保守的”,容易拿到貸款的行業基本都是食品、石油、日用品這些穩健的行業,重工、家具和大型家電等樓市密切相關的行業就很難獲得銀行的信貸。
貸款市場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了銀行業務員的業績表現,“在房貸很紅火的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我們一個員工一個月貸出去1000萬迪拉姆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而現在只能做到200~300萬迪拉姆的量。”鐘小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