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面半剛性穩定層廠拌法施工
2000年G205濱州段65km瀝青路面的基層均采用半剛性穩定層(5%水泥穩定碎石結構或5%水泥穩定礫石結構)。基層的施工采用廠拌法(拌和站)進行施工,這種方法稱料準確、拌料均勻,操作簡單,不僅施工進度快,而且質量容易保證,施工效果良好。該方法較適用于大面積穩定層施工。
下面結合該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實踐,主要談談廠拌法(中心站集中拌和法)的施工方法,工序控制要點.
一、一般規定:
1、必須嚴格控制結構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
2、基層施工時,應在混合料處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氣候炎熱干燥時,基層混合料可大于1%~2%)時進行碾壓,壓實度98%。
3、嚴格控制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不應超過2h,并短于水泥的終凝時間。
4、水泥穩定結構層上未鋪封層或面層時,除施工車輛可慢速(不超過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通行。
5、水泥穩定結構基層施工時,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當厚度大于24cm時,應采用兩層鋪筑;當厚度小于24cm時,應采用一層鋪筑。
二、材料要求:
1、水泥穩定結構層,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7。5mm。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數的土。混合料采用JTJ034-2000表3.2.2中的級配。
表3.2.2水泥穩定土的顆粒組成范圍
2、水泥穩定結構層中碎石或礫石的壓碎值應符合下列要求:
基層:不大于35%;
底基層:不大于40%;
3、綜合穩定土中用的石灰應是消石灰或生石灰粉。
三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 試驗準備 首先要對料場進行有代表性取樣(水泥、碎石、石屑),并作原材料試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場。其次要預先進行基層配合比設計,選定合理經濟的配合比方案。另外,還要通過標準擊實試驗確定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便控制施工壓實度。
2、土基的準備 土基完成后施工隊自檢合格應及時報驗,經監理與質監站中間驗收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底基層、基層施工。
3、 施工放樣工作 包括恢復中線和水準測量,一般每10m設一樁(包括中樁邊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另外,在兩側指示樁上還要用明顯標記標出水泥穩定碎石穩定層邊緣的設計標高。若路基較寬,應在中間進行加樁并分別測其相應標高,作為標記。施工時還應拉線以控制底基層、基層頂面標高、平整度。
4、攤鋪前準備工作 放好線后,先清除表面雜物及松散物,并適當灑水,使土基表面處于潤濕狀態。
5、拌和站試拌 通過試拌檢查其運作是否正常,特別是材料用量的控制是否準確。
四、試鋪試驗段
正式開工前,可將100~200m的路段作為典型施工路段(即試驗段),按正常施工方法進行試鋪,并跟蹤測量松鋪厚度、標高、碾壓含水量、碾壓遍數,并進行壓實度檢測等,作為相應記錄,邊施工邊調整,最后確定松鋪材料層的松鋪系數,總結試驗段施工經驗,作為下一步施工的控制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