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
1、冷再生技術的目的
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通過重復利用瀝青混合料(主要為砂石料和瀝青材料),對現有已損壞的路面進行加強,并達到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其最大的優點是原路面材料的重復利用,能較大程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避免山石過多被開采。大修高速公路,大量瀝青路面廢料的堆放將使資源的有效利用、廢料存放的場地及環保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瀝青路面廢料的再生利用將不單單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石油資源是不會再生的,過度的開采會導致資源的枯竭。節約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從節約資源出發,將舊瀝青路面再生充分加以利用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有關專家指出,采用瀝青路面再生技術、重復利用瀝青路面廢料是從根本上解決處置瀝青路面廢料和緩解資源壓力的有效途徑,也是適應當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形勢。
以環境生態的觀點而言,路面再生工法是“現場優于工廠,冷拌優于熱拌”。本次在西半幅K149+600~K151+600段進行就地冷再生試驗段。
2、冷再生技術的意義
冷再生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環境:現有路面材料的完全利用。不需要發現損壞點,來自料場的新材料的用量最少。減少了因開采料場等所造成的地表斷痕。運輸量大為減少。極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及運輸車另加給路網的損害。
再生層的質量:現有材料與水和穩定劑的連續、高質量的拌和確保了再生層的質量。液態穩定劑的添加因采用微機控制的輸送系統而非常精確。各組份材料的精確計量和可靠輸送是獲得優質再生材料的保證。
結構的完整性:冷再生施工產生的較厚的均勻的路面內,不存在傳統施工方法中有時出現的較薄路面間的薄弱界面。
不損壞路基:與采用傳統施工機械修復道路相比,冷再生施工很少損壞路基。典型的冷再生施工,均為一次性作業,再生機的履帶(履帶式再生機)或高附著力輪胎(輪胎式再生機)在暴露的路面上只通過一次。而采用傳統機械施工時,路基將承受頻繁的高應力載荷,往往導致“局部隆起”現象,必要時需采取挖掘和回填作業進行處理。
較短的施工周期:現代再生機械具有很高的生產率,與其他修復施工相比,大大地縮短了工期。工期的縮短對道路用戶來說,具有極大的無法估量的好處,因為,它大大降低了交通中斷的時間。
交通安全:冷再生施工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具有很高的交通安全性。整個再生機組均可處于同一條車道內。白天可以僅進行一條車道的再生施工,而到了晚上,包括施工完畢的再生車道在內的整條道路可以全部開放交通。
經濟性:綜合上述所有優點,從經濟性的角度來看,冷再生施工是路面修復的一種最具吸引力的方法。
由于冷再生技術具有以上優點,因此實施冷再生技術對于節約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以及在高速公路的維護中具有非凡的意義。
3、**高速公路應用冷再生技術的原因及條件
(1)保證**高速公路的暢通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
①**高速公路的暢通是緩解我省交通運輸緊張狀況的需要**高速公路是京珠高速的重要組成路段,是首都北京經我省連接全國各地的重要交通紐帶。
②**高速公路的暢通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需要**高速公路作為國道京珠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省會和首都北京的重要通道,能有效的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保證我省經濟的高速發展,**高速公路的改善也已刻不容緩。
③**高速公路的暢通是促進我省旅游事業發展的需要本項目的實施將創造更為便利、舒適的、快捷的交通條件,對推動河北省旅游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要求施工時間能達到最短,對**高速公路的交通影響減到最小。
(2)高速公路交通量大,大車多,施工時交通安全問題突出。
(3)冷再生技術的優點冷再生技術具有環保、經濟、施工工期短、且具有很高的交通安全性等優點,較適合**高速公路的現狀及特點。
二、冷再生技術國內外應用情況
1、國外國外對瀝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最早從1915年在美國開始的,但由于以后大規模的公路建設而忽視了對該技術的研究。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后美國對這項技術才引起重視,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廣泛研究,到八十年代末美國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用量幾乎為全部路用瀝青混合料的一半,并且在再生劑開發、再生混合料的設計、施工設備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趨深入。瀝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在美國已是常規實踐,目前其重復利用率高達80%。
西歐國家也十分重視這項技術,聯邦德國是最早將再生料應用于高速公路路面養護的國家,1978年就將全部廢棄瀝青路面材料加以回收利用。芬蘭幾乎所有的城鎮都組織舊路面材料的收集和儲存工作。法國現在也已開始在高速公路和一些重交通道路的路面修復工程中推廣應用這項技術。
2、國內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交通部將瀝青路面再生技術作為重占為科研項目立項研究。1982年由同濟大學組織協調山西、河北、湖北、河南、山東、江西等省開展了《舊有瀝青(渣油)路面再生利用研究》,累計鋪筑再生路面6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