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摘 要:以東單地鐵為依托,從防水混凝土、柔性防水層、特殊部位處理幾方面闡述了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設全封閉柔性防水層施工方法。
關鍵詞:地鐵暗挖;全封閉防水;施工一般鐵路隧道防水設計的原則是“防、截、排、堵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地鐵工程一般采用暗挖法施工。采用暗挖施工的地鐵工程其防水設計等級較高,車站為一級,區間為二級。地下車站中的乘客流量大,金屬設備繁多,要求達到絕對不滲不漏,其防水是以“ 防”和“ 堵”為主,與其他措施相結合的指導原則。“防”是以加強二次襯砌的自身防水性能和在與初期支護間設置柔性防水層,以阻止車站與地下水的聯系:“堵”是在隧道施工過程有滲漏時在地層中和襯砌中注漿填充,阻止地下水的流徑而起到防水作用。
地鐵東單車站設計襯砌為復合式襯砌,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設全封閉柔性防水層,初期支護為C20早強噴射混凝土,二次襯砌為C30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級為S8.柔性防水層采用兩種防水板,車站主體采用1. 2mm厚的ECB防水板,出入口、風道工程采用0. 8mm厚的EVA 防水板,緩沖墊層均為4mm 厚的聚乙烯(PE)泡沫塑料板。
1、防水混凝土襯砌結構包括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初期支護一般采用噴射混凝土,二次襯砌一般采用模注混凝土。
噴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較低,在滲水量不大的地段一般不考慮其防水性能,把防水的重點放在二次襯砌上。二次襯砌一般設計為抗滲混凝土,是結構自防水的重要部分,應從材料的檢驗、配合比設計、運輸與灌注、拆模及養護等各方面嚴格控制把關,才能確保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1. 1 材料要求
(1) 水泥為≥425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含堿量≤0. 6 %;
(2) 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3 %;
(3) 石子最大粒徑≤40mm,并滿足泵送和鋼筋凈間距要求, 含泥量≤1%,吸水率≤1. 5 %;
(4) 外加劑為U EA膨脹劑,摻量由限制膨脹μ= 0. 5%來確定;
(5) 水為無侵蝕性潔凈水。
1. 2 配合比設計
(1)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必須經試驗確定,其抗滲等級應比設計要求提高0. 2MPa;
(2)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320kg(包括U EA 膨脹劑);水灰比宜為0. 55;
(3) 砂率為35%~40%,灰砂比為(1∶2. 5);
(4) 坍落度為180~210mm;
(5) 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減少水灰比,適當摻入高效減水劑,摻量控制在水泥用量的0. 8 %;為了降低混凝土水化熱可適當慘入粉煤灰。
1. 3 運輸地鐵隧道結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輸送車運輸,泵送灌注。由于受到交通管制的影響,地鐵混凝土澆注施工一般在夜間進行,而且一次性澆注方量較大,泵管通過豎井垂直運輸,彎頭較多,運輸距離一般較遠,因此混凝土輸送泵管應采用高壓管,其接頭應嚴密不漏氣。在泵送前應先打一盤與灌注混凝土灰砂比相同的砂漿,一者濕潤管路,二者檢驗管接頭是否漏氣。
攪拌站至工地一般距離較遠,運輸時間較長,混凝土的和易性將發生很大變化,從罐車向泵的料倉卸料前,應將罐車反轉3~5min,使罐內混凝土再次攪拌均勻。如果和易性仍不能滿足泵送要求,可以適量摻入同品種的高效減水劑溶液,但應嚴禁加水。
1. 4 灌注當邊墻混凝土灌注高度>2m時,應采用串筒、溜槽,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間為10~20s,并以混凝土開始泛漿或不冒氣泡為準。每層澆注厚度≤300mm,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50mm,移距不大于作用半徑1倍。當澆注拱部混凝土時,應在兩側模板上預留澆注窗口,兩側水平均勻灌注。采用表面振動器,每次澆注厚度為200mm ,移距應與已澆注混凝土搭接100mm.
1. 5 拆模和養護防水混凝土應嚴格控制拆模時間,不僅應保證混凝土的強度,而且拆時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的溫差應≤20 ℃.這一點非常重要,經常由于搶工期往往忽視這一點,過早拆模使混凝土過早暴露在大氣中,由于與周邊溫差過大而產生內部應力使混凝土開裂。拆模后應及時灑水養護,并保持表面濕潤,養護期≥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