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4、運營階段——加強敏感點監測
山區高速公路運營期間也要高度重視地質工作。因為有些地質災害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力釋放或邊坡的蠕變有些需要長達幾年乃至十幾年的時間,一次性治理有時并不能保證長治久安。因此對于一些在施工中出現病害的路段或重要工點要建立數據庫,進行變形、位移和地下水的動態監測,定期巡查,建立防災和預警系統,在雨季或洪水季節要加強對敏感點的監測。通過長期觀測記錄,還可以更深入的認識地質規律,分析地質病害的發生發展機理,預測發展趨勢,發現有不利的趨勢要及時采取措施。
5、山區公路建設地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5.1前期階段工可階段對地質工作不夠重視,地質遙感工作不做或精度不夠,不能夠貫徹地質選線的原則,導致選定的路線走廊帶中地質病害多,處理難度大,給后期工作帶來極大難度。
初步設計階段,由于路線方案調整較大,而工期緊張,因此很多勘察工作量作廢,路線地質精度不夠,部分工點缺少地質資料,給設計工作帶來隱患,也使得施工圖設計階段路線方案有時發生較大調整。
施工圖設計階段不做或漏做重要工點的1:2000地質測繪,或雖做了但精度不夠;對一些地質病害研究不深,導致對一些重要工點的勘察深度不夠;對于路線地質調查深度不夠,導致一些地質敏感點遺漏,在施工中出現地質病害。構造物勘察相對較細,而路基方面的勘察則往往較粗略。
目前的山區公路工程勘察還存在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由于現在很多項目的勘察設計工期都非常緊張,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盡可能高的勘察精度,的確是一個難題。為搶時間,現在地質勘察工作很大一部分外委出去,全線人員設備上了很多,但在施工中仍會暴露出很多地質問題。這一方面是由于地質現象的隱蔽性和地質科學的復雜性,難以全面深入地認識地質現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從事巖土工程的技術人員本身能力有限所致。巖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屬于經驗學科,技術人員的經驗非常重要。外委的勘察單位一定要過硬,對于其提供的地質資料要進行審核,去偽存真,對于不能夠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的堅決返工。在其外業和內業階段要進行監督,多溝通。外行業的地勘隊伍往往對公路工程的特點及公路勘察規范了解不夠,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勘察,資料經常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另外由于工期緊,技術準備不足,勘察手段不合理,經常導致勘察深度不足,如隧道勘探未采用雙管單動鉆進,無法判斷RQD,鉆探工藝和技術不過硬,巖石取心率低,鉆孔水文地質試驗數據不足,對邊坡勘察無法判斷滑動面,無法取得可信的各種力學參數,物探手段與其他勘探手段的互相校核精度不夠等,甚至有個別單位編造資料應付設計。所以不僅要看投入了?
5.3運營階段地質工作目前還基本上是空白,無法保證山區高速公路的安全順暢。
6、正確認識地質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由于巖土體的組成物質差異,更重要的是在巖土體內部分布有大量的不連續界面,把完整的巖土體分割成許多塊體,總體為非均質體,在應力的傳遞上非常復雜,因此巖土工程屬于非線性科學?,F有的巖石力學、土力學、巖體力學等均難以準確的描述巖土體實際的力學本構關系。地質災害的發生除了其本身的因素外,還受到許多外界的因素影響,十分復雜。因此,對于巖土工程的分析計算只能是半定量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分析者經驗的制約。對于已經存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病害,其周界相對清楚,各種勘察設計技術規范較完備,認識起來相對容易。最難的是對于現狀穩定的高邊坡,預測其人工開挖后的穩定性。對于其地質構造的分析,地質-力學模型的建立,穩定計算分析都十分困難。勘察深度難以保證,穩定性計算方法不夠科學,邊坡設計時也有其不合理之處,如一般都只給出最終的邊坡坡率和邊界,各種邊坡加固設計也是針對最終邊坡的,各種分析計算也是以最終邊坡為約束條件的。這樣即使地質條件清楚,分析計算合理,設計穩妥,施工嚴格遵循規范和設計要求,也往往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地質病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未對開挖過程中的各種邊坡條件進行分析計算,雖然按最終邊坡條件計算是穩定的,但不能夠保證任意開挖條件下邊坡都是穩定的。因此對于從事邊坡設計的巖土工程師而言,應該對于邊坡開挖過程中的多種控制性斷面穩定性進行計算,提供合理的開挖步驟和各種穩定的開挖斷面,并對不穩定的中間邊坡提出臨時性的工程加固措施,以保證邊坡的穩定開挖。
7、展望
技術進步是山區高速公路成功修筑的重要保證?,F在采用三維數模,可以很快的得出路線平縱面模型,任意切割縱橫斷面,發現問題之后可以很快的調整線位并重新進行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相信隨著3S技術的發展,今后三維數模會和三維地學模型、巖土工程專家分析系統結合起來,對于重要工點通過現場地質工作,建立地質-力學模型,通過專家分析系統,可以任意模擬邊坡開挖后的形狀及物理力學狀態的變化,迅速分析其穩定性,進行針對性的設計。甚至還可以對邊坡等地質病害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會診,聚集各方面力量以解決問題。
8、結語
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是山區高速公路建設成敗的關鍵,為此必須重視地質工作。
?。?)業主要認識到,前期的地質工作一定要認真細致,勘察設計階段多花些錢和時間,盡量詳細地查明地質條件,避免地質隱患,對于施工來說會節約大量的投資和工期。
?。?)設計階段的地質勘察工作必須加強,要達到必要的深度。
?。?)施工單位要加強地質技術力量,業主單位也要增加地質技術人員,巖土工程監理工作要加強。
(4)運營階段的巖土工程監測工作必須重視。
?。?)單純依靠前期地質工作對地質客觀規律和地質環境的認識是不夠的,在設計施工運營的全過程中要不斷的加強地質工作。
(6)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雖然進行了前期地質勘察工作,在施工和運營中出現地質病害也是正常的。
(7)設計階段深入細致的地質工作可以確保施工時不出現大的地質病害,施工階段的細致的地質工作可以確保運營期間不出現大的地質病害。
?。?)公路勘察設計、施工、建設及運營管理單位一般巖土工程技術力量相對薄弱,應加強人才培養,適應山區高等級公路建設的需要。
山區高速公路的修建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管理等各個環節和部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要加強學習,真正重視問題的嚴重性??梢哉f,山區高速公路的修建,巖土工程是關鍵,地質病害是控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