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砼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1) 水泥礦石是否穩(wěn)定導致礦物組分是否穩(wěn)定,從而影響到砼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2) 水泥生產(chǎn)工藝,如立窯與回轉(zhuǎn)窯,冷卻制度中的急冷措施控制得怎樣,石膏粉磨時的溫度等,造成水泥中礦物組分、晶相狀態(tài),石膏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從而影響到砼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3) 水泥中吸附外加劑能力:C3A>C4AF>C3S>C2S,水泥水化速率與礦物組分直接相關。
(4) 水泥存放一段時間后,溫度下降,使砼外加劑高溫適應性得到改善,而且f-CaO吸收空氣中的水后轉(zhuǎn)變成Ca(OH)2,吸收空氣中的CO2后轉(zhuǎn)變成CaCO3,從而使Mwo下降,也使砼和易性得到改善,使新拌砼塌落度損失減緩,砼的凝結(jié)時間稍延長。
(5) 普通硅酸鹽水泥的需水量稍大于礦渣水泥,其保水性好,但一般塌落損失也較快。
(6) C3A含量較高的水泥,塌落度損失快,保水性好。
(7) 水泥中親水性摻合料保水性好;火山灰質(zhì)水泥保水性差,易泌水。
(8) 溫度、濕度高低直接影響砼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9) 配合比中的砂、石級配及砂、石、水、膠材的比例也影響砼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2、砼易出現(xiàn)泌水、離析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2. 1 原因
(1) 水泥細度大時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礦渣比普硅易泌水;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易泌水;摻Ⅰ級粉煤灰易泌水;摻非親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
(2) 水泥用量小易泌水。
(3) 低標號水泥比高標號水泥的砼易泌水(同摻量)。
(4) 配同等級砼,高標號水泥的砼比低標號水泥的砼更易泌水。
(5) 單位用水量偏大的砼易泌水、離析。
(6) 強度等級低的砼易出現(xiàn)泌水(一般)。
(7) 砂率小的砼易出現(xiàn)泌水、離析現(xiàn)象。
(8) 連續(xù)粒徑碎石比單粒徑碎石的砼泌水小。
(9) 砼外加劑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氣性差的砼易出現(xiàn)泌水。
(10) 超摻砼外加劑的砼易出現(xiàn)泌水、離析。
2. 2 解決途徑
(1) 根本途徑是減少單位用水量。
(2) 增大砂率,選擇合理的砂率。
(3) 增大水、水泥用量或摻適量的Ⅱ、Ⅲ級粉煤灰。
(4) 采用連續(xù)級配的碎石,且針片狀含量小。
(5) 改善砼外加劑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適量降低砼外加劑摻量(僅限現(xiàn)場),攪拌站若降低砼外加劑摻量,又可能出現(xiàn)砼塌落度損失快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