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基礎設施投入的加大,我國公路建設發展很快,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迅速增加,就拿貴州省來說,先后開工建成了貴陽東出口公路、貴陽東北繞城線、貴陽至遵義高等級公路、貴陽至新寨高等級公路、凱里至麻江高速公路、貴陽至畢節高等級公路、玉屏至銅仁公路、清鎮至黃果樹高速公路、鎮寧至水城高等級公路、關嶺至興仁高等級公路等多條公路,這些公路的建設為促進貴州省的經濟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完善區域公路、鐵路綜合運輸體系,加強公路國道主干線建設,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和貴州省公路網,充分發揮各條干線公路在其影響區內的輻射作用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些項目的建設有效地改善了投資環境,加快了國土資源的開發,為地區經濟騰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對我省和我國西部社會經濟生活提供強有力的運輸大動脈,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目前,正在建設和設計的高速公路也不少,如鎮寧至勝境關高速公路、遵義至赤水高速公路等。縱觀這些項目,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項目所處區域地形差,地形縱向起伏高差大,橫坡陡,溝壑縱橫,地質情況復雜,這樣其橋隧等構造物多,構造物所占路線長度比例較大,有的達到了60%以上,橋梁結構多樣化,復雜化,項目中的技術復雜特大橋時有產生,在貴陽至畢節高等級公路上有六廣河特大橋(主孔為245米的預應力連續剛構)、落腳河特大橋(主孔為338米的預應力加勁梁懸索橋)、西溪特大橋(主孔為278米的預應力加勁梁懸索橋)等技術復雜大橋;在崇溪河至遵義高速公路上有韓家店Ⅰ號特大橋、新橋特大橋、劉家山特大橋等,均為主孔大于200米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在玉屏至凱里高速公路上有南高特大橋(主跨為2-200米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清溪特大橋等特大橋;在鎮寧至勝境關高速公路上有壩陵河特大橋(主跨為1088米的鋼桁梁懸索橋)、百盤江特大橋(主跨為636米的鋼桁梁懸索橋)等特大橋,等等,從過去的情況看,對于技術復雜橋梁的投資控制,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加強,為此,筆者在此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提供參考。
2、項目建議書階段技術復雜特大橋的投資控制
在公路基本建設程序中,項目建議書為最初階段。項目建議書根據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規劃和公路網建設規劃,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計劃,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提出公路項目建議書,用文字闡明擬建公路的目的、要求,以及建設條件、資金來源、項目的規模等,經主管部門的批準,作為進行可行性研究的依據。項目建議書的主要目的為立項,其估算應達到一定的精度,以便給決策者提供較為可靠的數據。
按現行《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規定,項目建議書階段的投資估算采用《公路工程估算指標》中的綜合指標,而《公路工程估算指標》規定,除隧道、長度在1000米和1000米以上的特大橋及其他工程以外,建設項目中的路基、路面、橋梁、交叉、安全設施、服務設施等主要工程均已包含在每公里的綜合指標內,不再另行計算,同時指出,“如項目建議書階段工作深度已達到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深度,可采用分項指標”。通過近幾年來的實踐證明,對于跨徑較大,而長度雖小于1000米,但技術復雜的特大橋來說,用綜合指標來計算投資,往往偏小,投資估算不能起到項目建議書階段應有的作用。另外,由于受項目建議書階段工作深度的影響,此階段不可能對項目中的各座特大橋均進行布設,提出具體工程量,故其投資估算可采用調查的多座同時期、同種類型、跨徑、墩高基本相當的橋梁的綜合經濟指標,結合本橋的橋面面積進行計算而得,同時在路線長度中應扣除本橋的長度。這樣,可基本反映出項目的估算投資。
3、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技術復雜特大橋的投資控制
根據項目建議書的要求,對建設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是進入公路建設市場的法定程序之一。目的是對建設項目進行技術論證和經濟比較,以減少項目決策的盲目性。公路基本建設管理辦法要求,可行性研究應作為公路基本建設程序的首要環節,大中型、高等級公路及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均應進行可行性研究。
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是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路網規劃、批準的項目建議書為依據,通過必要的測量和地質勘探,在認真調查研究和收集必要的資料的基礎上,對不同建設方案從經濟上、技術上進行綜合論證,提出推薦方案,經過主管部門審批后,作為初步設計的依據。工可階段的投資估算對項目投資控制有較大的作用,初步設計概算與工可估算之差應控制在10%以內,這樣,工可估算的深度和精度,應較項目建議書估算更準確,避免工可估算投資過高,或過低,導致概算超過估算的10%,施工圖預算超過概算,而項目中的特殊技術復雜的橋梁投資在總投資中占有較大的比例,故工可報告中技術復雜的特大橋的投資的確定,就顯得尤其重要。
按現行《公路基本建設建設投資估算編制辦法》規定,工可估算的編制應采用《公路工程估算指標》中的分項指標進行編制,現行的分項指標中,對于技術復雜特大橋(跨徑小于等于150米連續梁,跨徑小于等于180米的T形剛構,跨徑小于等于270米的連續剛構,跨徑小于等于500米的斜拉橋),其基礎和下部構造按設計提出的工程量套用分項指標編制,上部構造按橋面面積作為工程量套用指標,計算費用,對于跨徑在150米以內的加勁桁架吊橋,采用橋面面積作為工程量套用指標,計算費用。這樣,對于跨徑超過上述指標規定的范圍的技術復雜特大橋,如跨徑大于500米的斜拉橋、跨徑大于150米的鋼桁梁吊橋等橋梁,如直接套用指標計算費用,往往導致投資偏低,為此,可采取如下方式計算和控制技術復雜特大橋的估算投資。
(1)合理采用方案,應依據橋位處的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條件合理選擇橋型,采用經濟合理的橋型。
(2)調查收集詳細的地質、氣象水文等資料,必要時對主墩臺進行控制性的鉆探,取得真實的基礎資料,提供設計,控制橋型方案。
(3)對于規模滿足《公路工程估算指標》規定范圍的特大橋,首先應參考過去同類工程的經驗,結合本橋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繪制橋型布置圖和一般構造圖等圖紙,較準確地計算出橋梁的基礎、下部工程量以及基礎、下部、上部構造的鋼絞線、I、II級鋼筋數量,估算編制人員據此套用分項指標編制估算,同時對指標中的基礎下部構造及上部構造的鋼筋進行調整,可較準確地編制估算投資,控制投資。
(4)對于工程規模等條件(如跨徑、基礎水深等)不滿足《公路工程估算指標》規定,跨徑較大的技術復雜特大橋,設計人員應根據本橋的地形、地質、水文實施難度等條件進行設計,設計深度應基本達到初步設計的深度,提出較為準確的工程量,工程量應細化到能編制概算的要求,然后估算編制人員,根據設計提供的工程量,在深入調查各種材料單價的基礎上,特別是調查一些特殊材料,如懸索橋的主纜、索鞍、吊索、索夾等材料單價的基礎上,套用概算定額來編制估算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