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泥路面是高等級公路主要路面結構型式之一。使用中的水泥路面,由于多種原因會 產生斷裂、裂縫、磨損等多種形式的損壞,嚴重影響道路運輸效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因此,需要及時的保養維護或修復。針對水泥路面損壞的機理、原因,介紹了水泥路面狀 態現代檢測技術和修復機械。
關鍵詞:水泥路面 損壞機理 檢測技術 修復機械
水泥混凝土路面(簡稱水泥路面,俗稱白色路面)是公路,特 別是高等級公路的主要結構型式之一。它是以水泥與水拌和成水 泥漿為結合料,以碎(礫)石、砂為集料,加入適量的添加劑,攪 拌成水泥混凝土來鋪筑的路面。
水泥路面具有如下優點:
1)強度高、剛度大,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和擴散載荷的能 力。
2)穩定性好,受氣候條件等自然因素影響小,不易出現瀝青 路面的某些因穩定性不足而產生的損壞如變軟、癰包、車轍、波浪等,也不存在瀝青路面的老 化、龜裂等損壞現象。
3)耐久性好,抗磨耗能力強,而且能通行包括履帶式車輛 在內的各種運行機械。
4)水泥混凝土對油和大多數化學物質不敏感,有較強的抗侵 蝕能力。
5)表面較粗糙,抗滑性和附著性好,從而提高車輛行駛的穩 定性和車輛行駛性能的發揮。
6)水泥路面色澤鮮明,反光能力強,對夜間行車安全有利。
因此,在我國公路建設與發展中,水泥路面會占有越來越大 的比例。
1、水泥路面斷裂損壞機理
水泥道路從斷面上來看,自上而下分為4個層次。其中最 上面與車輪接觸的是面層——水泥路面板塊(簡稱水泥板塊), 它直接承受各種行車載荷。接下來是基層與墊層,其作用是 擴散面層傳下來的集中載荷。最下面的是土基層,是整個公路的基礎。
理論上水泥板塊與路基緊貼在一起,車輪載荷均勻地傳遞到 土基層。水泥板塊主要承受壓應力,只要壓應力不超過水泥混凝 土抗壓強度,水泥板塊便不會損壞。但是,由于用材不當,或施 工工藝不合理,或施工質量控制不嚴等原因會造成水泥板塊與路 基之間出現先天性的或后天引起的貼合不良的現象,一旦兩者之 間出現空隙——水泥板塊懸空,在車輪載荷的作用下,懸空處的 水泥板塊承受彎曲變形造成的拉應力,而且水泥板塊承受的是脈 動載荷、其抗拉強度僅是抗壓強度的1/5~1/10,因此水泥板塊 很容易斷裂。
2、水泥路面狀態檢測工藝
水泥板塊一旦斷裂,其維修 作業量大、費用高,而且要長時間影響交通。因此,對已投入使 用的水泥路面應加強日常監控,盡早發現面層與基層之間的空 隙,并及早采取補救措施,以保證公路暢通,并延長其使用壽 命。
基于不同的基礎理論,水泥板塊是否懸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檢測。最簡單、最直接,也是目前我國常用的傳統方法是鉆孔取 樣法,這是一種盲目的被動的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聲波 法、雷達法、振動分析法等無損檢測方法已開始應用于水泥路面 狀態檢測中。
2.1 超聲波檢測技術
由于超聲波具有激發容易、檢測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價格 便宜等優點,因此在道路狀態檢測中,特別是高等級水泥路面路 基檢測中的應用有著較廣泛的前景。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于人耳能聽到的頻率(20Hz~20KHz)的 聲波。實踐證明,頻率愈高,檢測分辨率愈高,則檢測精度愈 高。因此實踐中利用超聲波檢測水泥路面狀態時,其上限頻率為 100KHz、下限頻率為20KHz。
超聲波是一種波,因此它在傳輸過程中服從波的傳輸規律。 例如:超聲波在材料中保持直線行進;在兩種不同材料的界面處 發生反射;傳播速度服從波的傳輸定理:ν=λf(ν為波速,λ 為波長,f為波的頻率)。資料證明,波速對于水泥路面路基檢測 十分有用,因此一般也稱超聲波檢測法為波速法。
波速法是超聲波檢測水泥路面路基狀態的最基本的方法。研 究證明,波在介質材料中行進的速度愈大,則介質材料的堅硬性 愈大;反之,則介質材料愈松軟。而介質材料的堅硬性實質上也反 映了該種材料強度的高低,因此材料強度愈高,波速應愈大;材 料強度愈低,則波速應愈小。這樣,知道了波速,亦即知道了材 料強度。
在土工試塊及某些巖體中利用波速法進行無損檢測有比 較成熟的經驗,用得也比較廣泛。但水泥路面路基情況比較 特殊,作為無損檢測的超聲波探頭無法生根或埋置,從而造 成檢測工作的難度。因此,應該采用波速法與回彈法相組合的綜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