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工程量快速計算的基本方法(四)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二)表格的使用特點

  1、井樁混凝土工程量計算表(表B1)

  井樁體積計算,其難度主要在于樁體下部圓臺體及底部球缺體計算,如遇井樁型號較多,計算時相當繁瑣。如果用B1表格加群體井樁公式計算,不但輕而易舉,而且快速、準確(見第三章第三節,混凝土井樁計算)。

  2、杯形基礎混凝土工程量計算表(表B2)

  杯形基礎計算是比較繁瑣的,一個單體基礎按傳統方法要分解為三個部分計算,還要從中減去杯口內的虛空體積,如遇杯基單體型號較多,計算起來就更加費事。如果用B2表格加群體杯基公式計算,就可以將繁瑣的逐項列式變為簡單的列表計算(見第三章第五節,杯形基礎計算)。

  3、門窗工程量及洞口面積計算表(表B3)

  該表的特點是:在計算門窗工程量的同時,再根據墻體和裝飾工程的計算需要,提前算出相應樓層的洞口面積,以便在計算以上相關工程量時,用表中所列的洞口面積作直接扣除,從而避免了一邊計算工程量,一邊又要計算洞口面積所帶來的不便(見第三章表3-8,第四章表4-1)。

  4、現澆鋼筋工程量計算表(表B4)

  該表分兩種形式,即表B4—01和表B4— 02,雖然二表都為現澆構件鋼筋工程量計算表,但作用不同:表B4—01,專用于現澆構件鋼筋按查表方式計算,與A類表中的表A8、表A9配合使用,而表B4—02則專用于現澆構件鋼筋按筋號及圖示長度計算時使用(見第三章第六節,構造柱、圈梁、框架柱、有梁板鋼筋計算,及第四章第一節相關內容)。

  5、定型構件混凝土、鋼筋工程量計算表(表B5)

  此表與A類表中的表A10~表A15配合,用于樓梯、挑檐、陽臺、雨篷、過梁、預應力空心板等定型構件的混凝土、鋼筋工程量計算。在使用此表時,如果該構件混凝土工程量是以立方米體積計算的(如過梁、預應力空心板),就在表中“混凝土體積m3”一行作“√”選擇;如果該構件混凝土工程量是以平方米投影面積計算的(如樓梯)就在表中“投影面積m2”一行作“√”選擇。然后,將A類表中相應構件的混凝土、鋼筋含量填入表B5中乘以構件數量計算(見第三章第七節,及第四章第一節相關內容)。

  6、混凝土、鋼筋(鐵件)工程量匯總表(表B6)

  鋼筋混凝土分部計算完后,將其各分項工程量按混凝土強度等級及鋼筋的規格型號填入表B6中進行分項匯總,以方便下一步定額子目或工程量清單列項以及材料明細表的編制(見第三章表3—29,第四章表4—10)。

  三、工程量計算公式在實際工作中,時常遇到有些難算的項目,有時會花很多時間去琢磨如何計算,甚至會覺得無從下手,但是,如果有了相應的計算公式,工程量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計算出來。

  “手冊”中的計算公式很多,現選擇部分公式加以說明:

  (一)基礎公式基礎公式中包括樁基、獨基、杯基、有梁式帶形基礎和磚基礎公式。樁基、獨基、杯基,分一般單體公式和群體公式,一般單體公式計算,就是基礎以單體為對象,將每個型號分別計算最后將單個體積匯總。而群體公式的計算方法是將所有單體基礎在計算時視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用(表B1或表B2)表格統計出所有單體基礎相關部位的水平面積之和(臺體的上底面積和下底面積)后,再套群體公式算出該基礎的總體積。用群體公式計算,要優于用一般單體公式計算,其特點是簡單、快捷、準確(見第三章第三節,群體井樁公式3-38~3-41;第五節,群體獨基公式3-43、群體杯基公式3-46)。

  磚基礎工程量一般是采用查表方式計算,所謂的“表”是指“磚基礎大放腳折加高度表”,但就其表中的錯臺層數而言,使用時難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假若磚基的實際錯臺層數大于表中的層數,就無法計算,再者,假若身邊沒有“表”,而又必須立即計算某磚基工程量時,就可用大放腳截面面積公式計算。

  大放腳截面面積公式,由三個獨立公式組成:1、間隔式大放腳,奇數錯臺公式:3-81 2、間隔式大放腳,偶數錯臺公式:3-82 3、等高式錯臺大放腳公式:3-83這三個公式,使用非常簡單,又便于記憶,在熟練掌握的情況下,并不比查表計算時慢,因此可大力采用(見第三章第八節,磚基礎工程量計算)。

  (二)墻體計算公式墻體計算有三個公式,公式3-84和3-85 是專用于墻體分別內外墻厚度計算的公式,公式3-86 為內外墻厚度相同時,將二者合并計算的墻體公式。這三個公式在運用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將墻體分層計算,也可以將墻體按整體計算。墻體分層計算就是將層高不同,洞口面積不同,墻體長度不同,嵌墻構件體積不同,砌筑砂漿等級不同的墻體,分別按不同樓層計算工程量。墻體整體計算就是將墻體按總高度一次列式計算。

  實際上一棟建筑物中,要想各層墻體同時滿足以上相同條件,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各層“墻長”和“墻厚”一致,就可以利用其公式將墻體按整體計算。墻體按整體計算之后,不同砂漿等級的墻體分項工程量劃分,可按不同砂漿等級的樓層高度與墻體總高之比乘以墻體總體積計算。如果需要將內、外墻體分別列項,則外墻墻體按外墻凈長與內外墻合長之比,內墻墻體按內墻凈長與內外墻合長之比,分別乘以墻體總體積計算(見第四章第一節,磚砌體工程量計算)。

  墻體分層計算與整體計算雖然方法不同,但其結果是相等的,只是前者計算較為繁瑣,耗用時間長,用后者計算既簡單而又快捷。因此,在工程滿足“墻長”和“墻厚”一致的條件下,應優先采用整體方法計算。

  (三)三個整體面積公式三個整體面積公式,包括樓地面整體面積公式3-87(見第三章第九節),外墻面整體面積公式3-90,和內墻面整體面積公式3-94(見第三章第十一節)。

  整體面積中一般包括了多項不同飾面做法的局部面積。例如樓地面整體面積中就包括了樓梯、衛生間、盥洗間、廚房等局部面積,外墻和內墻抹灰整體面積中就分別包括了外墻裙和內墻裙以及其他局部裝飾面積。

  樓地面整體面積公式是利用各相應樓層的建筑面積,減去該層內外主墻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的。該公式主要用于樓地面和天棚相關工程量的計算。內外墻面整體面積公式,是利用墻面垂直投影面積減去相應門窗洞口面積計算的。這三個公式在通常情況下,其計算結果并不是最終的工程量,而只能當作三個不同的基數來看待,但是該基數又是工程量計算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其特點是:可以避免由于復雜列式造成的計算錯誤;便于計算復核;方便其他分部工程計算時利用。因此,在計算樓地面和裝飾工程量時應首先計算其整體面積,然后再計算其他各分項工程量。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