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上部結構逐孔施工方法
(1)概述逐孔澆筑就是利用移動模架、型滑模設備,現場整孔全斷面一次澆筑,逐跨推進,完成橋梁施工的新工藝。采用滑模施工無須在跨間設置落地支架,而是用整跨架立鋼架來支撐模架,在墩頂現場完成模板安裝,調整、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張拉及養生等一系列工藝后,縱移鋼模架逐孔施工,周而復始地向前推進。
逐孔施工方法適應于跨徑50m以內,橋長較長(>800m),平曲線半徑于700m的預應力混凝土等截面連續箱梁的現澆施工。
(2)準備工作1)滑模鋼梁拼裝:此項工作在首段混凝土箱梁澆筑前進行,拼裝工作場地約需(30m×60m)平方米。拼裝前應根據澆筑梁段的跨徑和工作縫的位置,確定滑模中支點鋼箱梁的加固位置,然后用工字鋼或厚鋼板滿焊加固。滑模前導梁可在首段澆筑孔內拼裝,然后將滑模前移,拼裝后導梁,最后將滑模向前牽引在澆筑孔內就位。
2)鋼立柱安裝,鋼立柱是滑模鋼箱梁的臨時支撐,它承受著鋼箱及箱梁混凝土的重量,因此技術要求嚴格。鋼立柱下的混凝土墊塊,是用來支撐調整鋼立柱使用高度的臨時結構物,要按計算高度提前澆筑或預制安裝。
3)中鋼橫梁的安裝:在橋墩澆筑過程中順橋向水平位置,預留2束5~12鋼束管道(管道多少取決于受力情況)。在管內穿好鋼絞線,將位于墩身前后的鋼橫梁張拉錨固,使中鋼橫梁與墩身及鋼立柱連成整體,以提高鋼立柱抵抗水平力的能力。
4)托架滑撬:墩身兩端鋼立柱頂上安置托架,它放在縱梁上,以高強螺栓與縱梁相連,縱梁則與中鋼橫梁栓接。每個托架上安裝2臺3000kN和2臺1000kN千斤頂,以千斤頂頂升鋼箱至澆筑箱梁的正確位置。在托架上縱向相距1.6m安裝兩組滑撬,在每組滑撬上再安裝兩組2塊聚四氟乙烯滑板。
5)前后鋼橫梁安裝:澆筑孔前方墩頂設支架或前鋼橫梁,滑模前鋼桁導梁吊起支撐在前鋼橫梁上。后鋼橫梁設于澆筑孔后方,后澆筑懸臂段端部,用吊桿吊起支撐滑模鋼箱梁后端和后鋼桁導梁。
(3)側模安裝就位側模安裝是將側模懸掛在滑模鋼箱上,側模就位實際上是將兩側鋼箱通過橫向滑移裝置向內側滑至設計要求位置,以待安裝底模。側模與翼緣模板一般用防水膠合板鑲面。
(4)安裝底模當鋼箱及側模就位后,將底模對號入座,逐塊安裝于側模上。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底模與側模聯接處的平整度,銷子要安裝牢固。對于兩塊底模之間的間隙,要用木板和防水膠合板嵌緊,以防漏漿。
(5)支座安裝此項工作要在已做好的支座墊石上進行。
根據箱梁混凝土收縮徐變,彈性變形,氣溫影響以及施工過程中箱梁的臨時固定支座的設置,計算確定支座上滑板預偏值。
將支座混凝土墊石鑿毛,在其上鋪2~3cm厚與墩身強度相當的砂漿,然后立即將支座吊裝就位,調整好標高后,并用砂漿填滿搗實,錨固螺栓孔內的砂漿也同樣搗固密實。
(6)預拱度設置與模板調整當側模及底模安裝就位后,要調整各支點處的模板縱向標高,使鋼箱模板處于澆筑混凝土時的正確位置,與此同時設置好預留拱度。預拱度的設置由安裝在鋼箱上的墊塊和側模連接處鋼框架支承立柱上的調整螺栓來完成,預拱度值由綜合計算分析而定,預拱度理論值的計算主要考慮如下因素:
1)鋼箱的.彈性變形;
2)恒載;
3)混凝土梁產生的彈塑性變形;
4)支點沉降。
(7)綁扎底板及腹板鋼筋鋼筋綁扎按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進行,在底板鋼筋綁扎同時,要沿底模縱向安放兩排混凝土預制塊軌道座墊,并通過預留孔用螺栓將該座墊與底模固定,然后在底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在座墊上鋪設兩道輕軌,軌道鋪設完畢,然后開始腹板鋼筋綁扎。在箱梁腹板鋼筋綁扎接近完成時,要按設計圖要求的位置,綁扎縱向預應力束管道定位筋,然后安裝管道。管道要平順。接長部分要用膠帶紙裹緊。定位鋼筋要編號,并與箱梁模板號相對應,其焊接位置由管道坐標計算而定。鋼筋綁扎完成后要曲質檢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8)預應力系統安裝將鋼絞線和穿束機等運到施工現場,放置在已完成的橋面上,將鋼絞線從預應力管道一端穿至另一端,穿束時,兩端工作人員要密切配合,控制好張拉預留長度(一般60~80cm)。當穿到位置后,用手提式電動砂輪鋸將鋼絞線垂直切斷,一束鋼絞線全部穿完后,要順序完成錨固頭的制作、聯接器的安裝、壓漿管設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