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4頁
五、質量評定標準
(1)單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劃分
1)單位工程:每個合同段范圍內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設施分別作為—個單位工程;特大橋、大橋、中橋、隧道以每座作為一個單位工程(特大橋、大橋、特長隧道、長隧道分為多個合同段施工時,以每個合同段作為一個單位工程);互通式立體交叉的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設施按合同段納入相應單位工程,橋梁工程按特大橋、大橋、中橋分別作為—個單位工程。
2)分部工程:每個合同段的路基土石方、排水、小橋、涵洞、支擋、路面面層、標志、防護欄等分別作為一個分部工程;橋梁上部、下部各作為—個分部工程;隧道襯砌、總體各作為—個分部工程。
(2)鑒定方法
1)分部工程質量鑒定方法
工程實體檢測以本辦法規定的抽查項目及頻率為基礎,按抽查項目的合格率加權平均計算分部工程的合格率,乘100分部工程實測得分;外觀檢查存在的缺陷,在分部工程實測得分的基礎上采用扣分制,扣分累計不得超過15分;內業資料審查時資料中存在的問題,在合同段工程質量得分的基礎上采用扣分制,扣分累計不得超過5分。
分部工程得分=分部工程實測得分-外觀扣分
2)單位工程、合同段、建設項目工程質量鑒定方法
根據分部工程得分采用加權平均值計算單位工程得分,再逐級加權計算合同段工程質量得分。合同段工程質量得分減去內業資料扣分為該合同段工程質量鑒定得分,采用加權平均值計算建設項目工程質量鑒定得分。
(3)工程質量等級鑒定
1)總體要求:構造物混凝土強度、路面面層厚度的代表值、路面彎沉代表值等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評定均合格;樁基的無破損檢測、預應力構件的張拉應力、橋梁荷載試驗等均符合設計要求,橋梁主要受力部位無超過規范要求的裂縫,橋梁通航凈空尺度滿足設計要求;隧道支護、襯砌厚度無嚴重不足,隧道支護、襯砌背后無嚴重空洞;重要支擋工程無嚴重變形、高填方無嚴重沉陷變形、高邊坡無失穩等現象。只有上述要求得到滿足后,方可對工程質量進行鑒定。
2)工程質量等級劃分:工程質量等級應按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合同段、建設項目逐級進行評定,分部工程質量等級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單位工程、合同段、建設項目工程質量等級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
分部工程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則分部工程質量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單位工程所含各分部工程均合格,且單位工程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質量等級為優良;所含各分部工程均合格且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小于90分,質量等級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合同段(建設項目)所含單位工程(合同段)均合格,且工程質量鑒定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工程質量鑒定等級為優良;所含單位工程均合格,且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小于90分,工程質量鑒定等級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不合格分部工程經整修、加固、補強或返工后可重新進行鑒定。但出現過重大質量事故,造成大面積返工或經加固、補強后造成歷史性缺陷的工程,其相應的單位工程、合同段工程質量不得評為優良,并視其對建設項目的影響,由竣工驗收委員會決定建設項目工程質量是否可評為優良。
六、不良工程地質和不良水文地質的判斷方法
(1)軟土的成因類型和工程性質
軟土一般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高、承載力低的一種軟塑到流塑狀態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質土以及其它高壓縮性飽和粘性土、粉土等。
淤泥和淤泥質土是指在靜水或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經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的粘性土。這種粘性土含有機質,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當天然孔隙比e大于1.5時,稱為淤泥。天然孔隙比e小于1.5而大于1.0時,稱為淤泥質土。當土的灼燒量大于5%時,稱有機質土;大于60%時,稱泥炭。
1)軟土的成因類型
①濱海沉積—濱海相、瀉湖相、溺谷相及三角洲相。
②湖泊沉積—湖相、三角洲相。
③河灘沉積—河漫灘相、牛扼湖相。
④沼澤沉積—沼澤相。
2)軟土的工程性質
軟土的主要特征是:天然含水量高(接近或大于液限),孔隙比大(一般大于1),壓縮性高,強度低,滲透系數小。因此,軟土常具有觸變性、流變性、高壓縮性、低強度、低透水性及不均勻性等。
(2)滑坡
1)形成的條件
①地質條件
巖性:在巖土層中,必需具有受水構造、聚水條件和軟弱面(該軟弱面也是有隔水作用)等,可能形成滑坡·
地質構造:巖體構造和產狀對山坡的穩定、滑動面的形成、發展影響很大,一般堆積層和下伏巖層接觸面越陡,則其下滑力越大,滑坡發生的可能性也愈大。
②地形及地貌
從局部地形可以看出,下陡中緩上陡的山坡和山坡上部成馬蹄形的環狀地形,且匯水面積較大時,在坡積層中或沿基巖面易發生滑動。
③氣候、徑流條件
氣候條件;地表水作用;地下水作用等。
④其它因素如地震,人為地破壞邊坡坡角、破壞自然排水系統,坡頂堆載等都可能引起滑坡。
2)判別滑坡的標志
①地物地貌標志:
滑坡在斜坡上常造成環谷(如圈椅、馬蹄狀地形)地貌,或使斜坡上出現異常臺坎及斜坡坡腳侵占河床(如河床凹岸反而稍微突出或有殘留的大孤石)等現象。滑坡體上常有鼻狀凸丘或多級平臺,其高程和特征與外圍階地不同。滑坡體兩側常形成溝谷,并有雙溝同源現象。有的滑坡體上還有積水洼地、地面裂縫、醉漢林、馬刀樹和房屋傾斜、開裂等現象)。
②巖、土結構標志:
滑坡范圍內的巖、土常有擾動松脫現象。基巖層位、產狀特征與外圍不連續,有時局部地段新老地層呈倒置現象,常與斷層混淆,其區分見表5。常見有泥土、碎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張性裂縫,普遍存在小型坍塌。
③水文地質標志:
斜坡含水層的原有狀況常被破壞,使滑坡體成為復雜的單獨含水體。在滑動帶前緣常有成排的泉水溢出。
④滑坡邊界及滑坡床標志:
滑坡后緣斷壁上有順坡擦痕,前緣土體常被擠出或呈舌狀凸起;滑坡兩側常以溝谷或裂面為界;滑坡床常具有塑性變形帶,其內多由粘性物質或粘粒夾磨光角礫組成;滑動面很光滑,其擦痕方向與滑動方向一致。
注:當滑坡借用斷層面作滑坡床時,可據下列特點判別:①滑坡地貌特征;②滑坡床一般只部分地借用斷層面,必須還有一部分與斷層面分開;③順坡向的滑坡擦痕疊在斷層原有擦痕之上;④在滑坡范圍內,滑坡位移改變斷層兩盤原有斷距關系和巖體松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