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38、什么是荒漠化
按照1994年10月在巴黎簽署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中的定義,“荒漠化系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亞濕潤干旱地區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癥”,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現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四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其他三個是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環境污染。
39、兩控區及其污染控制目標
兩控區范圍 : 兩控區涉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兩控區面積10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11.4%,其中酸雨控制區8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8.4%,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為2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3%。
兩控區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 兩控區1995年排放二氧化硫約1400萬噸,占全國2370萬噸的59%。
兩控區污染控制目標 : 到2000年,兩控區內排放二氧化硫的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00萬噸,直轄市、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及重點旅游城市環境空氣二氧化硫濃度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酸雨污染惡化的趨勢得到緩解。
到2010年,兩控區內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00萬噸,全部城市環境空氣二氧化硫濃度達到國家環境標準。
40、室內主要的污染物:甲醛
性質: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可經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爾馬林”可經消化道吸收。
危害: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癥,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濃度甲醛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甲醛還&&有致畸、致癌作用。長期接觸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的癌癥。
來源:室內環境中的甲醛從其來源來看致可分為兩類:
(1)、自室外空氣的污染: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產生一定量的甲醛,但是這一部分含量很少。據有關報道顯示城市空氣中甲醛的年平均濃度約是0.005~0.01mg/m3,一般不超過0.03mg/m3,這部分氣體在一些時候可進入室內,是構成室內甲醛污染的一個來源。
(2)、來自室內本身的污染:主要以建筑材料、裝修物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產品在室內的使用為主,同時也包括燃料及煙葉的不完全燃燒等一些次要因素。甲醛具有較強的粘合性,同時可加強板材的硬度和防蟲、防腐能力,因此目前市場上的各種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膠合板中均使用以甲醛為主要成分的脲醛樹脂作為粘合劑,因而不可避免的會含有甲醛。另外新式家具、墻面、地面的裝修輔助設備中都要使用粘合劑,因此凡是有用到粘合劑的地方總會有甲醛氣體的釋放,對室內環境造成危害。
由于由脲醛樹脂制成的脲一甲醛泡沫樹脂隔熱材料有很好的隔熱作用,因此常被制成建筑物的圍護結構使室內溫度不受室外的影響。此外甲醛還可來自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消毒劑、防腐劑、印刷油墨、紙張等。
標準:0.08mg/m3,或0.06ppm(GB/T16127-1995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