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在技術改造過程中,如何實施清潔生產?
我國正處在加速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工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是當前的主要任務,加快淘汰落后工藝、技術、產品和裝備,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積極創新,加快技術升級步伐,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是工業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根據《清潔生產促進法》的要求,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過程中,應當采取以下清潔生產措施:
?。?)盡可能采用無毒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危害嚴重的原料。我國工業原料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礦石、鹽、空氣等。石油和天然氣是比煤炭清潔的原料,但是,我國已經從一個石油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每年需進口6000萬噸石油,并且這個數量還在增加,預計5年后將達1 億噸。而我國的煤炭資源極其豐富,較長時間內,煤炭將仍然是主要原料之一,應加對潔凈煤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利用,使其在進入生產系統前成為精料。
?。?)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產生量少的工藝和設備,替代資源利用率低、污染物產生量多的工藝和設備。采用清潔技術是推行清潔生產的重要環節,先進的設備是清潔技術的物化表現。先進的技術必然帶來高產率,低成本,低污染。
?。?)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余能等進行綜合利用或者循環使用。綜合利用技術是非常適合我國國情的污染防治技術,它不但能夠帶來環境效益,而且有經濟效益。一些綜合利用產品還能得到免稅的優惠政策,因此受到企業的普遍歡迎。
?。?)采用能夠達到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的污染控制技術。雖然先進的生產技術可以消除某一種污染物,但不可能消除所有污染物。在發達國家,雖然&&他們的工藝技術是先進的,生產規模是巨的,管理也是先進的,但在90年代初,還是投入量資金建立了不少的型處理裝置。我國生產技術及管理相對落后,末端控制在污染物穩定達標方面仍將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