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技術方法―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路線的選擇(二)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三、 垃圾處理技術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

  技術選擇的原則是在系統最優的背景下,全面考慮全過程中的整體經濟性、科學性和環境可持續性。拋開使用環境下的單一技術、單一環節的優劣比較,無法說明其技術的經濟性或者先進性。

  我國的垃圾收集采用混合收集,這就決定了許多國外先進的垃圾處理技術不一定適用于我國;在支付體系方面,由于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對于垃圾處理技術的適宜性的不平衡,在發達地區城市適宜的垃圾處理技術,不一定適宜于較落后地區的城市;如果考慮更大的外延,即監管體系的支撐,國際先進技術的這種不適用性則更大。

  但是,除了社會經濟的復合因素之外,在技術的選擇上仍然有一些共性的客觀因素可以把握。

  ■填埋場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技術發展遵循的普遍原則

  目前,全球的垃圾處理設施有幾個典型的方式,美國和英國絕大部分采用填埋處理,日本絕大部分采用焚燒處理。美國的國土面積為937.26萬平方公里,人口2.8億,人口密度僅僅為30人/平方公里。由于土地資源比較豐富、人口又不多,美國的垃圾處理工藝有70%采用衛生填埋的方式。英國的國土面積為24.4萬平方公里,人口677萬,人口密度為240人/平方公里。盡管英國土地資源和人口密度遠遠比不上美國,但是英國土壤結構中有20-30米的天然粘土層,具有良好的防滲能力,非常適宜填埋,因此85%的處理設施采用填埋工藝。日本的國土面積是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人口密度高達344人/平方公里。土地資源非常有限,促使日本的垃圾處理76%以焚燒為主。歐洲其它國家的垃圾處理工藝處于以上兩個極端之間。由于中國地源遼闊,東西部城市之間的差異較大,有關垃圾處理工藝路線的選擇也要考慮不同城市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在污染控制全成本分析基礎上進行選擇

  從污染控制全成本角度分析,如果一項技術能夠節約土地、減少長期的維護費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盡管當前的成本看起來高,最終成本可能還會低。而如果只看到部分成本,沒有充分分析污染控制和環境保護的全部成本,往往會在項目執行以后帶來額外的成本或者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

  在全成本基礎上進行比較和判斷才能真正反映一種技術或工藝的競爭能力和適應性。現在國內的很多工藝比較方法和方式太過表面,在沒有全面進行分析的綜合的基礎上,僅僅判斷垃圾的噸處理成本來鑒定技術或工藝的優劣、甚至經濟上的比較都是不科學的。

  對于經濟成本考慮的層次和范圍,將取決于不同國家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對環境問題看重的長遠程度。在中國將協調發展作為國策的宏觀背景下,簡單考慮單元成本的時代已經過去,至少要綜合考慮直接的環境成本,這一選擇會與前一階段對技術的經濟性判斷不同。可以肯定,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環境問題的進一步加劇,環境成本的長遠性權重會進一步加大。

  但是執行全成本的判斷需要建立一種全成本的核算機制,使環境成本和資源成本得以量化,并與項目收益獲得合理銜接。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