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了解生態學植被調查方法
1、植被的樣方調查和物種重要值;
自然植被經常需進行現場的樣方調查,一般草本的樣地在1m2以上;灌木林樣地在10m2以上,喬木林樣地在100m2以上,樣地大小依據植株大小和密度確定。
幾個重要概念:
(1)密度=個體數目/樣地面積。
(2)優勢度=底面積(或覆蓋面積總值)/樣地面積
(3)頻度=包含該種樣地數/樣地總數。
(4)重要值=相對密度+相對優勢度+相對頻度。
2、陸地生態系統生產能力估測與物物量測定。
了解水生生態環境調查的方法
2、水生生態環境調查
水生生態調查內容一般包括初級生產力、浮游生物、底棲生物、游泳生物和魚類資源等,有時還有水生植物調查等。海水水質和底泥監測方法須按《海洋監測規范》,海洋生物調查按《海洋調查規范》;淡水水生物調查方法按《湖泊富營養化調查規范》。
其中初級生產量的測定方法包括:
①氧氣測定法。
②CO2測定法。
③放射性標記物測定法。
④葉綠素測定法。
了解3S技術在生態環境現狀調查中的應用
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即“3S”技術,在生態學調查與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價值。
了解生態圖件的制作與應用
1、生態制圖數據的獲取;
2、生態圖的編制。
熟悉生態環境現狀評價的技術要求:
1、闡明生態系統的類型、基本結構和特點(整體性特點、穩定性等),評價區內居優勢的生態系統及其環境功能或生態功能規劃
2、自然資源賦存和優勢資源及其利用情況;
3、闡明域內不同生態系統間的相關關系及連通情況,各生態因子間的相關關系;
4、明確區域生態系統主要約束條件以及所研究的生態系統的特殊性如脆弱性問題;
5、明確主要的或敏感的保護目標;
6、闡明評價的生態環境目前所受到的主要壓力、威脅和存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