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環評工程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41)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301.我們廠采用前置厭氧式奧貝爾氧化溝工藝,設計進水2.5萬m3/d、實際進水量不穩定,在2000-8000m3/d左右浮動,試運行2個月以來進水COD30-90 mg/L之間,BOD為9-20 mg/L左右,SS為50-200 mg/L左右,NH3-N為3-12 mg/L之間,TP為0.5 mg/L左右,我們是在11月18日投的接種污泥,也加入糞便進行培養,氧化溝混合液MLSS為600 mg/L,SV為3%,SVI為50,MLVSS為86 mg/L.經過短時間悶曝和間歇曝氣幾天后MLSS為1000,SV為4%,SVI變小了,MLVSS為350,由于進水沒有營養,F/M計算得低于0.01,因此每2天曝3、4小時的氣,出水SS為30左右。
  前段時間設計院要求連續曝氣,考慮到負荷太低,我把它調整為1天曝氣8次,每次30分鐘。一個星期了,每天出水SS為50左右。現在外溝污泥減少,MLSS目前為300 mg/L,很細,顏色由黃逐漸變淡,而中溝跟內溝MLSS還在900 mg/L左右,有絮凝體,顏色比外溝好多了。 今天開始調整為1天曝氣12次,每次15分鐘,在原來基礎上又減少1小時。還不知道效果。
  由于進水DO為4 mg/L左右,氧化溝DO為5.5 mg/L左右控制不了。我感覺納悶的是:正常外溝污泥應該比較多啊,而我們卻是內溝中溝污泥比較多,我采用常量回流一天三次,每次900噸。外溝污泥還上不來,現在我就想再減少外溝的曝機臺數,然后用泵將內溝或中溝的污泥引至外溝。我的設想是把污泥大部分引入外溝,適當曝氣,中溝或內溝少曝氣或不曝氣可行不?
  原先有咨詢過您的在氧化溝出水口投加PAM,可問題出現了,我們氧化溝出水與配水井內外溝二沉池液面四點都是平的,領導說施工是把二沉池標高抬高了20公分,就是氧化溝出水與二沉池液面只有10公分的水位差,沒有水頭壓力使這樣在配水井水流是相對平穩,估計污泥都可能沉在底下或二沉池中心筒了。所以不能在這邊投加PAM了,這下不知道怎么辦了?
  答:這樣的污泥負荷下污泥濃度是很難維持的,設計院要求連續曝氣是不妥的,會使現有的一點污泥也自身氧化掉。以我之見,目前的情況下沒必要用活性污泥處理,將外、中溝作為通水過道,內溝加入適量配置好的PAM溶液,并曝氣(起絮凝混合作用),二沉池作澄清池用就可。
  如果一定要用活性污泥,可在中、內溝間歇曝氣,外溝作進水過水區,二沉池污泥回流至中溝就可。施工是把二沉池標高抬高了20公分的問題要整改,否則后患無窮。外溝污泥濃度比中、內溝少的原因是污泥不連續回流造成的,因為每次回流900噸污泥后的初期外溝污泥濃度相對高些,隨后外溝的濃度會越來越低,至第二次回流污泥前達到最低,因為在不斷被進水稀釋,而中溝的污泥在下一次回流污泥前只被外溝的混合液稀釋,內溝情況也一樣,但這是在一定的時間內的情況。如果污泥連續回流就不會這樣了。

  302.我們的污水處理工藝是A2/O,最近一段時間二沉池水質較差,能見度低,有很多細碎泥,水中有很多成群的紅色小蟲子,二沉池漂泥;生化池活性污泥沉降比在35-40%,每天在排泥,污泥可能要發生膨脹,污泥生物相中有紅斑顆體蟲,還有輪蟲,調試方把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4mg/L,這樣做有什么不妥?
  答:根據你所說的可能是污泥負荷過低引起的,污泥已有老化的跡象,現在不是擔心污泥膨而是要防止污泥進一步老化而解絮,溶氧太高當然不行,但主要還是要減少生化反應時間或增加排泥量使污泥負荷提高。

  303.本單位的淀粉廢水處理工藝是UASB+SBR,SBR的進水COD是500 mg/L左右,氨氮500多mg/L,出水卻是COD700多mg/L,氨氮200多mg/L,估計是亞硝酸鹽積累造成的。由于前些鼓風機風量不夠,溶解氧不足,曝氣時間為12小時,排水顏色也不好,沉淀性不好?,F在重新增加了兩臺風機,曝氣應該能滿足,進水氨氮很難降低,我該如何操作,這里不要求脫氮。有人建議加大曝氣量和增加閑置時間,我覺得有道理,但是否要進行反硝化,即進水初期進行攪拌進行反硝化?
  答:一般是負荷太高、生化反應時間不夠造成的,也要確認一下堿度是否夠?,F在應該減少或取消閑置時間,盡可能增加生化反應時間,并采用非限止曝氣方式(即在進水階段就可曝氣)。亞硝酸鹽積累的可能性不大,亞硝酸鹽沒有特定的條件是很難積累的,進行反硝化更沒道理(除非是亞硝酸鹽在積累的情況下進行短程反硝化,但基本可以排除這一可能)。我是針對SBR而言的,如果前面的UASB能進一步提高處理效果會更好。

  304.請教幾個UASB問題:1.UASB 高16米,寬園形11米,布水,進水以及三相分離器,都達標,只有出水堰,由于基礎發生偏移,水平差距2厘米;2.進水COD15000-25000 mg/L,是制藥廠回收廢水,硫酸根離子高;3.采用內循環,出水回流。
  結論:請清華同方、南京、河北、以及桑德等調試都沒有調好,出水8000-10000 mg/L,MLSS10-14之間,遠沒有厭氧專家所說的那么好,各操作細節和控制參數,都進行大量細致的考慮,但出水COD就是降不下來,MLSS升不上去,出水SS隨MLSS增加而上升,接種污泥來自高碑店,我們已運行了7年UASB了,還是不行?
  答:這樣的廢水應該采用分級厭氧處理,如廢水COD/硫酸根值小于4,就會影響甲烷菌的生長而影響處理效果,如果在U池前增加一級厭氧池,廢水在一級厭氧池內完成酸化后,還可還原一部分硫酸鹽,以保證后面U池的正常運行,如硫酸鹽濃度太高就另當別論了。

  305.原料藥生產中的廢水處理,廢水中含有苯、甲苯、等有劇毒的物質,廢水量為800~900噸/天左右,COD在500 mg/L 左右,氨氮在120 mg/L左右、BOD在1200 mg/L左右,現在用MBR法處理廢水,效果還可以,就是系統運行不穩定,停留時間為25天左右,對硝化細菌生長應該沒有影響,但不知為什么脫氮不穩定,一般2到3個月脫氮出現一次異常,正常時氨氮出水為1mg/L多一點,異常時在50mg/L左右,現在3個系統中有兩個系統正常,一個異常,現在把正常系統的泥打到異常系統中去,但效果不理想,這樣操作對不對?現在一天排泥量為50噸,該池為2500噸!今天出水氨氮竟然比進水還要高!進水98mg/L,出水123mg/L,氨氮是從哪里來的?
  答:先要確認堿度是否滿足,氧是否夠,還有一種可能是廢水中含氮有機物增高造成,有機氮太高會造成反應時間不夠(氨化+硝化總的時間),要從多因素來分析。正常系統的泥打到異常系統中去不一定馬上會見效,生化反應需要一個較長過程的。

  306.我們調試的是熒光增白劑廢水,原料主要有三聚氯氰,DSD酸,苯氨,二乙醇氨,純堿,對氨基苯磺酸等,現處理工藝是調節池——微電解——UASB——好氧a池——沉淀池——好氧b池——二沉池由于原料里有亞硫酸鹽之類的,現在UASB出水二價硫較多,產氣較差,硫化氫的味道較重,UASB進水在3500 mg/L左右,出水在1400 mg/L左右,用混凝處理后COD去除了60%(原工藝中沒有),現在好氧污泥是青白色,鏡檢發現有很多絲狀菌,而且好氧泡沫較多,還有很多浮泥。
  現在好氧A池的污泥好象解體了,好象是中毒的癥狀。正在做二期方案,我想厭氧出水進氣提,氣提脫硫后,一部分水回到UASB,這樣是否可行?
  答:首先要提高UASB的處理效果,進水COD高相當部分原因是亞硫酸鹽等引起的,也就是說雖然進水COD較高,但有機物濃度不一定有這樣高,因為無機性COD占較大的比例。此外廢水中硫化物氧化后會產生大量硫酸鹽,并大幅降低廢水的碳/硫比,如果這樣的話,處理效果這樣差也是可以想象到的。所以對進UASB前的廢水進行氣提脫硫是很必要的,可提高U池的處理效果,并為后續的好氧處理工序的運行創造有利條件。

  307.請教幾個實踐問題:
 ?。?)制藥廠廢酸水COD10000-15000 mg/L之間,pH4.0-9.0之間,用多級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會出現什么結果?
 ?。?)本廠是三級好氧活性污法,二沉池回流都是獨立的,各系統不排泥,為了減少成本直接進入第四級好氧,對各單元對影響如何,找專論卻沒有找到這方面的知識,能幫助分析一下嗎?
 ?。?)含硫的有機化合物廢水用好氧多級處理會發生什么問題?
  答:高濃度的廢水通常采用厭氧+好氧處理,主要從運行的經濟性考慮,但也要根據廢水的特性來定。此類廢水用多級好氧也可以(前提是廢水B/C比不能太低,并設置有一定容量的線內調節池來均質和穩定pH)。但如果按照你們現在的運行方式就有問題了,各系統不排泥不僅不會節約運行成本,而且會帶來運行上的負面影響,失去了分級處理的意義。理由是: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染物,除了生物降解作用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物質是通過污泥吸附并隨剩余污泥排放而去除的,特別是高負荷的第一級,如不排泥,就會使這部分有機物在系統內積累,除了會額外耗氧外,還會增加后續處理系統的負擔,影響處理總體功能的發揮。
  含硫的有機化合物廢水用好氧多級處理肯定比厭氧+好氧影響要小,硫化物可以被硫細菌還原成硫粒隨污泥排出系統,也會被空氣氧化成硫酸鹽,當然硫濃度過高就另當別論了。

  308.我們是噴油漆廢水處理,主要去除里面的油漆顆粒,以及苯類物質,然后循環使用。請問這類廢水氣浮池的容積應該設計為多少(水量是30-50m3/h)?
  答:要根據廢水懸浮物濃度和水量等情況來定的,一般來說最小體積以水力停留時間不小于半小時來定。

  309. 我們公司是印染廢水處理,現在正在調試階段,每天處理水量500t.工藝采用物化-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現在接觸氧化池有1m多高的泡沫布滿池面,鏡檢有大量絲狀菌,還發現少量鐘蟲。氧化池pH7~7.5,DO4~5,溫度35度左右,氧化池出水含有大量懸浮絮體,不能沉降下來。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一周多,以前出水顏色為黃色,色度70~90.昨天晚上開始出水顏色邊成黑色。現在一家環保公司在調試,他們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請問這種情況應該若何解決?可否采用投加雙氧水殺死絲狀菌,然后再投加新泥重新培養?若重新培養應注意哪些問題?DO控制在哪個范圍內?
  答:根據你所說的應該是生物泡沫,要確認是什么絲狀菌?可能是若卡氏菌大量繁殖引起的。生物泡沫用水噴淋也沒用,殺菌法也只能治表。這類菌易在負荷低、進水含油脂類物質時易繁殖,目前情況下可采用以下措施試試:
  (1)增加進水濃度或進水量來提高有機負荷(如將部分原水直接進接觸氧化池);
 ?。?)有條件的話在氧化池投加別廠的活性污泥,并控制好污泥負荷;
 ?。?)如出水有硝酸鹽的話,可在接觸氧化池前部分設置缺氧區,回流部分含硝酸鹽的出水,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細菌可利用硝酸鹽中的化合態氧而繁殖,而絲狀菌沒有這樣的功能,可抑制其繁殖。對于已經存在的生物泡沫,只能人工清除,清除出來的沫和渣不能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如用雙氧水殺菌,只能以霧化噴灑的方法噴射在泡沫表面,反復多次噴灑。以上措施有的效果很好,也有效果不明顯的,實際情況是復雜的,可試試。

  310.我廠的二沉池采用幅流式,實際停留時間約3.8小時。最近發現二沉池有很多懸浮污泥。采取了調低溶解氧的措施,氧化溝出水處溶解氧達2.0mg/L,但是二沉池上會不時地涌出黑色的和黃褐色的浮泥。將黃褐色的浮泥打散時,那些污泥呈現條狀,最后才散開隨出水流走。出現這種現象是否是反硝化的原因?應該怎樣去判斷和解決呢?
  答:不了解其它情況,只能作大致推測:可能是沉淀池括泥機的局部括泥板壞或吸泥機的部分吸泥管出泥量太小,造成池底部分污泥積累而發生厭氣引起的,反硝化引起的可能性不大的。也可測試一下:取曝氣池混合液于量筒內,待污泥下沉后,再繼續靜止一、二小時(讓污泥缺氧)后,如有污泥伴隨氣泡上浮,待氣泡釋放完后上浮的污泥又緩慢下沉,就說明是反硝化造成的。而厭氣污泥上浮后一般不會再下沉。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