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工程監理對“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要點

發布時間:2014-02-25 共2頁

  根據《建設工程監理規范》5.2.3的規定:“工程項目開工前,總監理工程師應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承包單位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提出審查意見,并經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認后報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對“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是鋼結構施工監理事前控制的重要環節。本人認為,除審查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審核、批準簽字等手續是否齊全外,還應對以下六個方面進行重點審查:
  一、工程概況和技術特點
  在此一節中可以看出施工方對施工圖紙的消化程度,同時也可反映出施工方的工程施工經驗和技術保障系統的強弱。因此,在審查這一節時應注意施工單位對工程施工技術特點、難點的分析是否切中要害,是否有他們自認為施工困難的方面或應注意的事項,對此應分門別類作記錄,在施工過程中重點監控。
  二、施工作業工藝及主要技術措施
  
本節是“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內容。*  1、制造加工工藝程序有無矛盾與前后倒置現象。一般來說其加工工藝是:
  ⑴確認進場材料;
  ⑵電腦或1:1實樣出落料尺寸零件圖;
  ⑶落料矯正、編號、堆放;
  ⑷零部件成型、刨邊矯正;
  ⑸1:1拼裝胎模組合確認及拼裝檢驗;
  ⑹焊接、檢驗及矯正;
  ⑺制孔、端面加工;
  ⑻預組裝、檢驗;
  ⑼編號拆開堆放;
  ⑽表面除銹及表面處理,涂裝作記、檢驗;
  ⑾出廠。
  2、審查工藝順序中是否有關鍵工序遺漏和倒置情況。如材料進場后不經確認、跨過電腦或1:1實樣確定落料尺寸就開始落料,不經1:1拼裝胎模確認就進入拼裝等。其材料確認包含兩方面內容:其一是對材料材質、規格、型號進行確認;其二是對材料應進行第一次矯正以達到可用標準的確認。由于施工單位一般對材料的要求重視不足,*  電腦或1:1實樣確定落料尺寸這一工序過程相當重要。現在的鋼結構施工圖設計逐漸向國際慣例靠攏,設計方不再出詳細的節點大樣構造圖,其桿件多為單線圖,而節點構造只給出連接原則,節點板厚、焊縫長度要求、連接螺栓排列及數量和螺栓規格等不給節點、大樣詳圖。往往要求施工單位按軸線交接要求及節點連接原則進行二次設計,在工程中通常把這些二次設計施工圖稱為“轉換圖”。如施工方未接觸過這類設計,則往往會以為是設計不完善,而要求設計方補充詳圖。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施工方的技術素質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水平。因此監理人員應對這一工藝過程引起足夠重視,否則落料過程中將易產生成批廢料的嚴重后果。
  3、在1:1拼裝胎模完成后應對胎模進行確認。確認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尺寸(*  4、施工企業要有自己的施工技術標準。這一點十分重要,在《鋼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基本規定”中,明確要求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這里所說的施工現場包括制造現場和安裝現場兩個施工現場。因此施工技術標準應是由兩大塊構成,一是制造施工技術標準;二是安裝施工技術標準。所謂相應就是應有針對性和匹配性。規范中所講的施工技術標準其實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相應的國家規范、標準;二是施工企業的自身標準。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