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水對人們越來越重要,一切生命離不開水,社會經濟發展也離不開水。保護水資源和合理有效地利用是緩解我國水資源緊張的重要措施,其中,中水回用是這一重要措施的主要內容。中水回用可節水、節能、減少環境污染,一水多用,使污水資源化。在一些建筑和建筑小區興建了中水工程,完善了給水體系,將各種污廢水、雨水資源進行綜合利用,配套中水設施的建設與建筑小區的景觀和生態環境建設緊密結合,取得了非常可喜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隨著中水處理技術的發展,中水工程越來越普及,污水處理的技術越來越成熟,與中水技術有關的各種設備、儀器儀表、材料、藥劑也更加齊全,并受到了全社會的普遍重視,所以本人結合自身的體會,就中水工程在設備選型、安裝及試運行三個階段,談一談監理在工作中要把握的要點。
第一階段:設備選型階段。
中水工程需要對通用設備及大型、復雜的專用或成套設備進行采購,設備方案的定型是直接影響設備及水處理效果的關鍵環節。設備是否技術先進、經濟適用、操作靈活、安全可靠、維修方便、經濟耐用,能否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工藝是否可靠,造價是否合理,運轉成本是否經濟,配套投產能否正常運轉,是否能充分發揮效能并確保精度和質量,這些均與設備的選擇、定型密切相關。
在設備選擇階段,監理單位應當做好建設單位的參謀和幫手,& 第二階段:安裝階段。
中水工程的設備經過招投標選定后,就意味著施工單位已經確定,其提供的中水施工方案也就隨之確定了。此時,作為監理工程師要做的首先是認真閱讀建設方提供的合同文件,熟悉和掌握招、投標書中的技術要求、經濟指標等。其次要熟悉施工單位提出的施工方案,了解污水需要達到的處理程度及工藝必須達到的各項出水指標要求等。
監理工程師應要求中標進場的中水施工單位報驗有關資料,并對其進行審核:核查中水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包括組織機構、各項制度、管理人員、專職質檢員、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等。在開工前,要求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報送施工組織設計,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審查其符合性、針對性、先進性、可操作性等,施工方案與施工進度計劃及施工方案施工平面布置應協調一致。對于合格的,由總監理工程師予以確認,對于不合格的,總監理工程師有權要求施工單位盡快整改。
凡需要進場的設備(如水泵、風機、攔污、輸送設備,沉砂、除砂設備,排泥設備,曝氣設備,氣浮設備,潷水設備,混合攪拌設備,消毒設備,污泥脫水設備及專用的填料、膜等材料),均應向項目監理機構提交《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同時附有產品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及技術說明等質量證明文件。凡是沒有產品出廠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的,不得進場安裝。設備進場時,監理工程師要按合同約定的設備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等清單逐一檢查驗收。對于整機裝運的新購設備,如潛污泵、鼓風機、進料泵、變頻供水機組、毛發收集器、電氣控制設備等,應進行運輸質量及供貨情況的檢查。有包裝的設備,應檢查包裝是否受損;無包裝的設備,則可直接進行設備外觀檢查及附件、備品的清點。對進口設備,則要進行開箱全面檢查。若發現設備有較大損傷,應做好詳細記錄或照相,并交相關單位或部門進行處理。對于解體裝運的自組裝設備,如膜生物反應器等一體化水處理成套設備,在對總成、部件及隨機附件、備品進行外觀檢查后,應盡快組織安裝并進行必要的檢測試驗。設備的檢驗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需要求建設、設計、監理及中水施工等相關單位參加。監理方應要求施工方制訂設備檢驗計劃,設備檢查驗收前,施工方要提交設備檢查驗收方案,該方案包括驗收方法、質量標準、檢查驗收的依據等,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同意后實施;監理工程師要做好質量控制計劃,該計劃要包括設備檢查驗收的程序,檢查項目、標準、檢驗、試驗要求。
中水工程開始施工時,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單位對室外設施如原水調節池、格柵井、隔油池等進行準確的測量放線,確定室外設施的布放位置符合圖紙要求。對室內設備用房的尺寸進行復核,以免造成實際尺寸與圖紙不符,設備無法就位安裝等問題。
設備在安裝就位前,中水施工單位應對設備基礎進行檢驗,在其自檢合格后提請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監理工程師根據圖紙要求和施工方案,檢查設備基礎的外形幾何尺寸、位置、砼強度及所有預埋件的數量和位置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設備就位后監理工程師應對設備的就位及調平找正進行復核,防止設備安裝不平穩、搖晃、重心偏移等現象。在確保符合相關安裝技術標準后,進行二次灌漿工作。在管道及閥門安裝前,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方詳細檢查各種管材及閥門等的材質及型號,對中水處理站的承壓設備、閥門等必須進行壓力試驗。
設備在運行前,監理工程師應對中水處理站內各種構筑物和設備、各種儀器儀表、各種管道閥門等在安裝完畢后進行以下檢查和完善相關監理工作。
1、檢查各種構筑物和設備的安裝位置是否與施工圖紙相符,它們與基礎連接是否牢固,安裝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2、檢查設備和管道上安裝的儀器儀表是否齊全,安裝位置是否正確,型號是否符合施工圖紙要求。
3、檢查管路的走向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圖紙要求;檢查管道安裝是否牢固;檢查安裝在管道上的閥門是否齊全,閥門型號是否與圖紙一致,特別要檢查截止閥、止回閥安裝的方向是否與閥門要求的流向一致;檢查閥門啟閉是否靈活。對所安裝的各種管道進行壓力試驗,直至合格為止。
4、檢查電氣設備、導線的安裝位置和走向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有關電氣安裝規范要求,還要檢查供電情況是否正常。電源線必須經過絕緣電阻搖測并滿足規范要求。
5、在電氣設備、導線安裝正確且供電情況正常的情況下,可以用點動檢查水泵、風機、空壓機、電動閥門的轉向是否符合運行要求。
6、檢查中水處理站內所需的各種藥劑是否齊全、夠用,投藥設備、水質化驗設備是否齊全。
7、檢查中水處理站內通風設備、照明設備、給排水設備、采暖設施是否安裝齊全和符合圖紙要求。
8、檢查中水處理站內有關建筑、樓梯、圍欄、紗窗等是否符合圖紙和規范要求。
9、在運行前,要對處理站內場地和水池水箱內的雜物進行清理。
第三階段:試運行階段。
設備安裝完畢達到試運行條件時,施工單位應向監理工程師提出試運行申請,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并確認滿足試運行條件時,由總監理工程師批準施工單位進行設備試運行。中水設備必須進行單機、聯動等試車階段,監理工程師應根據施工單位提交并經確認的試運行方案督促施工單位按照方案執行,做好相關檢查及記錄。
試運行方式分為單體運行和整體運行兩種,單體運行是對各單體構筑物、各單體設備、各管道進行逐個檢查,在單體運行完畢后,按工藝要求的流向對所有設備設施進行統一檢查,直至使其符合要求為止。如對沉淀池、原水調節池進行運行,監理方可檢查是否漏水,三角堰出水是否均勻;對接觸生物池進行運行,監理方可檢查其是否漏水、進水出水和曝氣裝置是否能正常運行;對過濾裝置的過濾及反沖洗的運行是否正常等。在單體運行合格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方可進行中水處理站的整體運行,其流程是:由中水原水池進入到中水處理站內各處理設備加壓裝置內再返回到中水原水池,進行循環運轉。在運行中依流向,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是否符合處理工藝的要求、有無不完善之處。在運行一段時間后,監理工程師應進行水質檢查,如懸浮物、生化需氧量、細菌(病毒)等。對生化處理設備,應督促相關單位注意培養和馴化微生物、& 總之,在中水工程整個建設過程中,監理人員應在前期做好參謀,在后期則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合同文件及施工方案來做好三控、兩管、一協調的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