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發生自然災害情況下的監理工作(二)

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3、恢復生產階段的監理工作重點:災害情況調查和見證核實

  自然災害停止后,就進入恢復生產階段。隨著災害停止和社會各方抗災搶險工作的進行,通訊、交通逐步恢復,現場監理機構就應及時進行災害現場調查工作。

  (1)災害情況調查方式:會同施工單位共同進行現場核查

  實際工作中,要注意盡量不影響施工單位的救災搶險工作。若施工單位人員因搶險搶修不能參加,現場監理機構可以獨立進行。

  (2)災害情況調查及記錄重點

  ①災害發生的位置或部位。

  ②災害類型、損毀程度、必要的災害現場情況描述。

  災害類型有多種分類方法,不論采用那種分類方法,重點要突出對監理對象(施工單位、工程實體)的損害和影響程度。如:對道路、基坑或場地來說,是被堆積物掩埋還是毀損,是整體還是局部毀壞。對房屋、臨時實施等工程實體來說,是變形位移,還是徹底毀壞;是局部毀壞還是整體報廢。對機具、材料來說,是被掩埋、被污染,還是失蹤等。

  災害現場情況描述:要簡潔明了,實事求是,真實反映現場客觀情況。

  ③調查并記錄災害現場需清除、重建或修復的數量或尺寸。

  在確定損害位置(部位)、災害性質及影響程度之后,要進一步核查需進行災害恢復處理的范圍。確定恢復處理范圍,就要現場量取需清除、重建或修復的工程量。在實際工作中,對所有災害處所進行準確丈量計算是不可能也是沒有必要的,一般只能采取現場察看,拍照,重點丈量記錄,現場估算等方式進行。

  ④審核確認災害現場的清除,重建或修復的具體方案。

  災害現場的清除,重建或修復的方案直接決定災害損失和恢復費用的大小,影響建設工程投資、實體質量、使用功能和安全,監理應認真進行審核。災害處理方案的審核,可比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計劃審核的要求和原則進行,對于涉及投資、使用功能使用的處理方案,應報請業主進行審批。

  在進行災害現場調查時,就應要求施工單位提出災害處理方案,并現場確認處理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不影響工程實體質量、安全的前提下,要堅持“能加固的不重建,能修復的不新購”的原則,有爭論時可以要求施工單位提出補充依據和證明資料。

  ⑤調查資料整理。

  調查資料整理就是對現場調查獲得的照片、災害項目進行整理,匯總記錄。整理時要按災害類型,損害部位,損毀程度,工程估量,處理方案等要素制表匯總,并與現場照片相對應。對因交通阻礙不能現場察看的災害現場,應要求施工單位進行相應的記錄和申報。

  四、發生自然災害情況下監理工作核心內容:災害損失索賠管理

  自然災害過后,施工單位就會提出自然災害損失申報。從合同管理的角度來說,自然災害損失申報實際上是索賠意向報告。此時,發生自然災害情況下的監理工作重點就應從災害現場管理轉移到災害索賠管理。

  災害損失核查,是施工單位向業主申報災害損失時,監理進行審查核實的過程,核心內容是為下一步處理災害索賠作準備。在災害損失核查方面應把握以下重點:

  1、災害損失應包括災害本身的損失和恢復重建費用兩部分

  災害損失是指符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規定,因災害發生的應由業主承擔的費用。因災害發生費用可以劃分為災害本身的損失和恢復重建費用兩部分。沒有費用支出的,不能計入災害損失。

  “災害本身的損失”是指因工程本身的損害和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材料損壞及停工等損失支出的費用。“恢復重建費用”是指清理、修復、加固、重建(新購)工作支出的費用。分清災害本身的損失費用和恢復重建費用,有利于災害損失的核查,也有利于按合同約定確定對施工單位的索賠費用。

  2、審查恢復重建方案的必要性合理性,并督促實施

  一是對于涉及和可能影響工程實體質量、施工安全的災害項目的,一定要按技術規范和驗收標準處理到位,并經監理檢查確認,注重合理性審查。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