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監理三控復習:如何做好石灰土施工的質量控制一
石灰土施工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質量問題并產生病害,若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往往難以滿足規范要求。文章結合工程實例,針對石灰土施工過程中影響壓實與強度的因素以及常見病害產生的機理進行了認真而系統的分析,同時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對提高石灰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1. 引言
石灰土具有造價低廉且具有較高的強度、較強的板體性等性能,因此在我國公路建設中被廣泛應用于路面的墊層、底基層及基層(非高等級公路)中。但石灰土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質量控制比較復雜,影響其質量因素也較多,若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那么往往難以滿足規范要求并產生病害。現結合多條路的工作實踐,談一談如何做好石灰土施工的質量控制,以期與公路界的同行交流。
2. 石灰土壓實質量控制
壓實度是石灰土質量控制主要技術指標之一。影響石灰土壓實效果的因素較多,主要是標準密度,壓實機具,壓實工藝,灰土拌和的均勻性,碾前含水量及壓實層厚度等。
2.1.確定準確的標準密度
標準擊實試驗是控制石灰土壓實質量不可缺少的重要試驗項目,壓實度可靠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最大干密度準確與測點實際干密度相對應。標準密度是用來衡量現場壓實度的尺度,通過它衡量出路基的優劣等級,所以我們在做確定標準密度的擊實試驗時,必須嚴格按照試驗規程和相關要求去做,確保標準密度有足夠的精度,以達到指導和控制工程質量的目的。
此外,平時在施工過程中還要時刻注意填筑土的土質有無變化,一旦發現變化,就要及時重做擊實試驗,做到客觀、公正,又能保證工程質量。
2.2.重視石灰土試驗段施工
在石灰土正式施工前必須先進行試驗段施工,這是灰土施工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通過試驗段的修筑,我們能夠確定壓實機械的選擇和最佳組合,碾壓的基本原則,灰土均勻性所需的拌和遍數,松鋪系數及壓實層厚度,碾前含水量偏差最佳含水量所允許的范圍等。這些參數的確定為以后石灰土規模化施工提供第一手十分有價值的參考數據,為今后優質高效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2.3.碾前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對石灰土的碾壓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指標,對壓實效果影響比較顯著,所以含水量控制得好與壞,將直接關系到壓實的成與敗。同時對施工單位,從經濟角度來說,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不失為一種最好辦法。規范要求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變化范圍內碾壓時效果最佳,但這個范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施工時的天氣、氣溫、季節等環境的具體情況來定。在碾壓前能夠及時準確地測定石灰土含水量,使之被控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狀態,這對控制碾壓質量十分重要。
2.4.布灰要均勻
采用路拌法進行石灰土施工時,不少施工單位對布灰的均勻性重視不夠,工人在進行布灰時隨意性很大,造成灰劑量有很大偏差,一部分布灰較少,另一部分布灰又較多。而灰劑量對壓實度的影響比較明顯,這將導致布灰少的地方壓實度過高甚至超百,而布灰多的地方又將會出現壓實度不夠的“假象”。這個問題很容易被忽視,要引起足夠重視。
2.5.對于“二次布灰”,要考慮是否需要重新進行標準擊實
出現“二次布灰”情況主要是已經布好灰或者灰土拌好后還沒有來得及整平、碾壓就突然降雨,連續好多天都無法組織施工,造成石灰有效鈣流失較多,石灰質量等級下降,技術標準降低。為了保證石灰土的強度能夠滿足要求,不得不再次加灰,但隨著灰劑量的增加,施工層實際干密度相對變小,這時候如果再用原來的標準密度,就可能造成壓實度不夠的“假象”。試驗證明含灰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則壓實度相應降低0.5~0.8個百分點,這一點是我們在施工時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如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北段(以下簡稱合徐北)04標就出現過這種情況。后來我們會同現場辦中心實驗室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診斷”,并找出了“病因”,最后問題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