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監理工程師:高層建筑施工的控制經驗談(三)

發布時間:2011-09-30 共1頁


  4.建筑裂縫的控制
  
從我國的《混凝上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看出,裂縫寬度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結構其裂縫寬度也有不同的控制標準,允許裂縫最大為0.2mm~0.4?1?7L.但作為裂縫控制來說,應以預控為主,等裂開了、縫增大了再補救那是萬不得已。裂縫分為運動、不穩定、穩定、閉合、愈合等幾大類型。雖說骨料內部凝固時產生的微觀裂縫不可避免,但從質量角度考慮應盡可能減少。由于高層建筑混凝土強度普遍較高、混凝土量較大、且帶有地下室,所以裂縫產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敘述有關對裂縫的“放”、“抗”相關措施。
  所謂“放”,就是結構完全處于自由變形無約束狀態下,有足夠變形余地時所采取的措施;所謂“抗”,就是處于約束狀態下的結構,在沒有足夠的變形余地時,為防止裂縫所采取的措施。

  4.1.設計措施
  (1)“放”的措施:設置永久性伸縮縫;外墻面適當位置留分隔縫等。
  (2)“抗”的措施: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的應力集中:重視對構造鋼筋的配置;對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輕質墻體,增設間距≯3m的構造柱,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厚度120mm與墻等寬的混凝土腰梁;砌體無約束端增設構造柱;預留的門窗洞口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用鋼絲網(每邊搭接≮150mm)進行處理;屋面保溫層與隔氣層的合理設置等。
  (3)‘放’、‘抗’相結合的措施:合理設置后澆帶,采取相應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混凝土中多摻纖維素類等。

  4.2.施工措施
  (1)‘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墻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間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補砌擠緊;合理分縫分塊施工;在柱、梁、墻板等變截面處宜分層澆搗等。
  (2)‘抗’的措施:
  ①盡量避免使用早強高的水泥,積極采用摻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劑,降低水泥用量(宜<450kg/m3)。實踐經驗表明,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加10kg,其水化熱將使混凝土的溫度升高1℃。高層混凝土用量大,有時還有大體積混凝土,從經濟、實用角度宜摻入外加劑。當然摻入外加劑后,要預計對早期強度的影響程度。據此可提請設計科研部門予以探討和評定。
  ②選擇合理的最大粒徑砂石,這樣可減少水和水泥用量,減少泌水、收縮和水化熱。有資料顯示:用5~40mm碎石,比用5―25mm的碎石,可減少用水量6~8?1?7K/m3降低水泥用量15kg/m3;用M=2.8的中粗砂比用M=2.3的中粗砂,可減少用水量20―25kg/m3,降低水泥用量20~25?1?7K/?1?70.
  ③在施工工藝上,應避免過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搗、二次抹面,盡量排除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和氣泡。
  ④現澆板中的線盒置于上、下層筋中間,交叉布線處采用線盒,沿預埋管線方向增設直徑為6?1?7?1?7150,寬度≮450?1?7L的鋼筋網帶。
  (3)‘放’、‘抗’相結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縫的預防中,對新澆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尤為重要。為使早期盡可能減少收縮,需主要控制好構件的濕潤養護,避免表面水分蒸發過快,產生較大收縮的同時,受到內部約束而易開裂。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而言,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設散熱孔、通水排熱),避免水化熱高峰的集中出現;同時在養護過程中對表面、中間、底部溫度進行跟蹤監測(尤其在前3天)。對混凝土澆筑后的內部最高溫度與氣溫宜控制在25℃以內,否則因溫差過大產生混凝土裂縫。

  5.高層建筑的安全管理
  
由于高層建筑施工周期長、露天高處作業多、工作條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間要集中大量人員密集工作,相互干擾大,因此安全問題比較突出,在此對安全管理綜述以下主要控制點:

  5.1.基坑支護
  (1)基坑開挖前,要按照土質情況、基坑深度及環境確定支護方案。
  (2)深基坑(h≥2m)周邊應有安全防護措施,且距坑槽1.2m范圍內不允許堆放重物。
  (3)對基坑邊與基坑內應有排水措施。
  (4)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坑壁的監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5.2.腳手架
  (1)高層建筑的腳手架應經充分計算,根據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工藝編制的腳手架方案應附計算書。
  (2)架體與建筑物結構拉結:二步三跨,剛性連接或柔性硬頂。
  (3)腳手架與防護欄桿:施工作業層應滿鋪,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
  (4)材質:鋼管Q235(3#鋼)鋼材,外徑48mm,內徑35mm,焊接鋼管、扣件采用可鍛鑄鐵。
  (5)卸料平臺:應有計算書和搭設方案,有獨立的支撐系統。

  5.3.模板工程
  (1)施工方案:應包括模板及支撐的設計、制作、安裝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時還應針對泵送混凝土、季節性施工制定針對性措施。
  (2)支撐系統:應經過充分的計算,繪制施工詳圖。
  (3)安裝模板應符合施工方案,安裝過程應有保持模板臨時穩定的措施。
  (4)拆除模板應按方案規定的程序進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時要設警戒線,專人監護。

  5.4.施工用電
  (1)必須設置電房,兩級保護,三級配電,施工機械實現“四個一”;施工現場專用的中心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供電系統中心采用TN―S系統,即三相五線制電源電纜。
  (2)接地與接零保護系統:確保電阻值小于規范的規定。
  (3)配電箱、開關箱:采取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同時兩級漏電保護器應匹配。

  6.結語
  現代高層建筑隨著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一大批先進的儀器和施工工藝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施工中,這對設計、施工、監理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強度、三線、裂縫、安全都是些門類科學,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以上僅是本人從實踐角度對高層建筑的控制提些微薄的觀念,望同行對本文不到之處多提寶貴意見。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