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風險與風險管理 1.建設工程風險對建設工程風險的認識,要明確兩個基本點:
(1)建設工程風險。建設工程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均較,往往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失后果。
(2)參與工程建設的各方均有風險,但即使是同一風險事件,對建設工程不同參與方的后果有時迥然不同。
在對建設工程風險作具體分析時,分析的出發點不同,分析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
對于業主來說,建設工程決策階段的風險主要表現為投機風險,而在實施階段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純風險。
2.風險管理過程風險管理過程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對策決策、實施決策、檢查五方面內容。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對策決策的具體內容見下文。
對風險對策所作出的決策還需要進一步落實到具體的計劃和措施,在建設工程實施程中,要對各項風險對策的執行情況不斷地進行檢查,并評價各項風險對策的執行效果。
3.風險管理目標風險管理目標的確定一般要滿足風險管理目標與風險管理主體(如企業或建設工程的業主)總體目標的一致性要求以及目標的現實性、明確性和層次性要求。
就建設工程而言,在風險事件發生前,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是使潛在損失最小;其次,是減少憂慮及相應的憂慮價值;再次,是滿足外部的附加義務。
建設工程風險管理的目標通常更具體地表述為:
(1)實際投資不超過計劃投資;
(2)實際工期不超過計劃工期;
(3)實際質量滿足預期的質量要求;
(4)建設過程安全。
4.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與風險管理的關系風險管理是項目管理理論體系的一個部分,風險管理是為目標控制服務的。
通過風險管理的一系列過程,可以定量分析和評價各種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對建設工程預期目標和計劃的影響,從而使目標規劃更合理,使計劃更可行。
風險對策是目標控制措施的重要內容。風險對策的具體內容體現了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的要求,風險對策更強調主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