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l04016 了解外匯管理
一、外匯和匯率
外匯是指外國貨幣,或者對外國貨幣的索取權。
匯率是在各國貨幣的兌換中,以一國貨幣單位表示的另一國貨幣單位的價格。或者說,是兩種貨幣的相對價格。
匯率有兩種標價法。一種稱為直接標價法 , 另一種稱為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用本國貨幣單位來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
間接標價法是用外國貨幣單位來表示的本國貨幣的價格
現在的外匯市場一般用直接標價法 , 我國所用的也是直接標價法。
二、匯率的決定因素
( 一 ) 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順差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加,引起匯率上升;反之,國際收支逆差引起該國對外匯需求增加,從而引起匯率下降。
( 二 ) 通貨膨脹
常會削弱一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導致進口增長,引起對外匯需求增加,使得匯率下降。
(三) 利率
利率上升使資本流人 , 匯率升值;利率下降 , 使資本流出 , 匯率貶值。
( 四 ) 經濟增長率
如果出口不變或增長較慢 , 經濟增長所引起的進口增加 , 會使國際收支惡化 , 匯率貶值。如果經濟是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帶動出口增加,就會使國際收支改善,匯率升值。而且,經濟增長也有利于使其貨幣升值,從而匯率升值。
影響匯率的因素還包括財政赤字、外匯儲備、國際間的外匯投機活動、政治性因素等。
二、匯率制度
( 一 ) 固定匯率制
一般認為 , 實行固定匯率有利于一國經濟的穩定 , 也有利于維護國際金融體系與國際經濟交往的穩定 , 減少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的風險。但是實行固定匯率要求一國的中央銀行有足夠的外匯或黃金儲備。如果不具備這一條件 , 必然會出現外匯黑市 , 黑市的匯率要遠遠高于官方匯率 , 這樣反而會不利于經濟發展與外匯管理。
另外 , 固定匯率最致命的缺陷是與貨幣政策的矛盾 , 也就是著名的不可能三角一一固定匯率、開放的貿易環境、獨立的貨幣政策不可能共存。
( 二 ) 浮動匯率制
一般認為 ,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可以較好地保證一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 并幫助減緩外部的沖擊;浮動匯率制度下政府干預減少 , 匯率將由市場決定 , 因而匯率決定更具有透明性;并且浮 動匯率制度下 , 政府也不需要維持巨額的外匯儲備。 但是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往往會出現大幅過度波動 , 這將不利于貿易和投資進行;同時 , 由于匯率自由浮動 , 人們就可能進行投機活動 , 這將進一步加劇匯率的波動。
( 三 )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在這種匯率制度下 , 政府既允許本國貨幣的匯率有一定的靈活性 , 允許匯率在相當幅度內 波動 , 又在外匯市場過分混亂或匯率變動幅度過大時加以干預 , 使匯率波動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四、匯率政策
理論上說,一國的匯率政策目標既可以是維持經濟增長,也可以是充分就業,或者是維持幣值穩定 ( 控制通貨膨脹 ),或者是以上幾種目標的組合。
(一) 匯率貶值政策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 , 貶值可以提高進口品的相對價格 , 降低出口品的相對價格,從而增加出口、減少進口 , 既增加了國內就業 , 又有利于減少國際收支赤字。
貶值對經濟的影響是不利而后才有利。這是因為匯率貶值后, 絕大部分貿易按原來簽訂的合同交易,在接新匯率結算時,會使以本幣計算的出口商品收匯減少,而以外匯支付的進口商品的數額卻不變 , 于是就在短期內使國際收支狀況惡化。只有經過一段時期后,隨著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對經濟才會產生有利的影響。
( 二 ) 匯率管制政策
在浮動匯率之下 , 政府也要運用買賣外匯的方法對匯率進行干預 , 以避免匯率的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