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護壁成孔
為防止塌孔和保證操作安全,挖孔樁多設現澆混凝土支護,每節高1m~1.1m,或加配適量Φ6.5mm~Φ8mm光面鋼筋@200mm×200mm,護壁混凝土強度標號一般與樁芯一致(C20或C30),挖孔時應預留出護壁厚度,以保證設計的樁芯柱體尺寸。
護壁施工采取拼裝而成的木模支護,拆上節支下節,循環周轉使用。對成樁直徑不小于1.5m的樁進行支模時,為防止模板跑位變形,需設內支撐。混凝土用吊桶運輸,人工澆筑,上部留100mm高作澆灌口,并用手提插入式振動器振搗,待混凝土強度達1MPa即可拆摸。當使用大廠水泥時可在8h~12h后拆模(一般視當地氣溫而定)。
2.4 鋼筋籠制安
通常有樁內綁扎和井口吊裝兩種方式。樁內綁扎通常用于擋土樁,而工程樁則采用井口吊裝方式。對直徑和長度大的鋼筋籠在地面制造時,一般在主筋內側每隔2m~2.5m加設一道與主筋直徑一致的加強箍,并在每箍內設一“Δ”型加強支撐,同時將主箍焊接牢固組成骨架。為便于吊運,一般應分節制作。鋼筋籠的主筋為通長鋼筋,其接頭通常采用對焊或雙面焊,主筋與箍筋間隔點焊固定。控制保護層為不小于50mm,鋼筋籠外形尺寸偏差為±10mm。
鋼筋籠就位采用起重機進行吊裝,上下節主筋采用幫條雙面焊接,整體鋼筋籠用鋼管懸掛在井壁上,借其自重保持垂直。
2.5 灌注樁身混凝土
在灌注混凝土前,應先放置鋼筋籠,并再次清除孔內虛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為18cm~22cm。
混凝土灌注可采取現場拌制或商品混凝土泵送形式。混凝土下料采用溜槽和串筒,要垂直灌入樁孔內,避免混凝土斜向沖擊孔壁,造成塌孔和混凝土離析現象。
混凝土應連續分層灌注,每層灌注高度一般不超過1.5m,對擴大頭段采取一次性灌注振搗。對于直徑較大的挖孔樁分層搗實時,應隨時振搗密實,直至樁頂。當混凝土灌注量大時,可用混凝土泵車送料。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壓平整,以避免出現塑性收縮裂縫或環向干縮裂縫。表面浮漿層應鑿除,使之與上部承臺或底板連接良好。
2.6 混凝土養護
當樁頂標高比自然場地標高低時,在混凝土澆筑12h后進行灑水養護;當樁頂標高比場地標高高時,在混凝土澆筑12h后應覆蓋草袋,并灑水養護,且養護時間不少于7d。
3 工程實例
深圳地鐵2號線土建工程2201標世界之窗站與地鐵1號線十字換乘,位于1號線之下,1號線車站已經處于運營階段。其中換乘節點48.6m位于深南大道下方范圍已建成,待建車站南、北基坑分別長58.75m,43.15m,基坑深約21m,采用人工挖孔咬合樁+鋼支撐支護體系,南北基坑各分兩期施工。南基坑近鄰景區世界之窗,北基坑近鄰在建益田假日廣場建筑群。本標段車站站南接48.25m暗挖區間,車站站北接區間折返線。
北基坑采用Φ1400@1350人工挖孔咬合樁;南基坑采用Φ1400@1350人工挖孔咬合樁(地鐵物業部分),一期、二期基坑分界處圍護樁采用Φ1400@2000(車站主體范圍)和Φ1200@2000(地鐵物業范圍),南基坑地鐵物業范圍和北基坑風道范圍采用Φ1200@1150人工挖孔咬合樁,挖孔樁護壁厚均為150mm。
4 結語
1)人工挖孔樁機具設備簡單,作業時無振動、噪聲小,更適用于在狹窄施工場地內對鄰近建筑物基礎的保護;
2)人工挖孔樁和外側旋噴樁相結合止水效果良好,能保證基坑順利施作。四周開挖后的平整度及外觀質量,能確保設計施工要求;
3)當孔深較大時或地下|考試|大|水較為豐富的地區,須保證孔內通風及照明,護壁混凝土強度最好與樁芯一致,拆模時間應視當地氣溫條件而定;
4)樁內空間狹小,勞動條件差,稍一疏忽,容易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應引起高度重視;
5)國內因勞動力便宜,工程造價低,可按施工進度要求分組同時作業;
6)人工挖孔樁受天氣、氣溫影響較大;
7)如因受相鄰建筑物、公路、各種地下管線等市政設施的影響,以及受地質條件制約,為減少機械施工噪音的影響,人工挖孔樁在深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