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4頁
1B411023 熟悉滑坡路基的施工技術
1、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需要考慮的條件。
答: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排水、力學平衡和改變滑帶土三類。對于滑坡的處治,應分析滑坡的外表地形、滑動面、滑坡體的構造、滑動體的土質及飽水情況,以了解滑坡體的形式和形成的原因,根據公路路基通過滑坡體的位置、水文、地質等條件,充分考慮路基穩定的施工措施。
1B411024 了解濕陷性黃土路基的施工技術
1、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措施。
答:濕陷性黃土地基應采取攔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滲,減少地基地層濕陷下沉。其地下水構造物與地面排水溝渠必須采取防滲措施。
若地基土層有強濕陷性或較高的壓縮性,且容許承載力低于路堤自重力時,應考慮地基在路堤自重和活載作用下所產生的壓縮下沉。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滲的措施外,可根據濕陷性黃土工程特性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換填土、重錘夯實、強夯法、預浸法、擠密法、化學加固法等措施對地基進行處理。
1B411030 公路路基防護與加固
1B411031 掌握防護工程類型和適用條件
1、路基防護工程中的封面防護及適用條件。
答:路基防護工程中的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噴漿、噴射混凝土等防護形式。抹面防護適用于易風化的軟質巖石挖方邊坡,巖石表面比較完整,尚無剝落;捶面防護適用于易受雨水沖刷的土質邊坡和易風化的巖石邊坡;噴漿和噴射混凝土防護適用于邊坡易風化、裂隙和節理發育、坡面不平整的巖石挖方邊坡。
1B411032 掌握加固工程的功能與類型劃分
1、重力式擋土墻的形式及特點。
答:重力式擋土墻墻背形式可分為俯斜、仰斜、垂直、凸形折線(凸折式)和衡重式五種。
仰斜墻背所受的土壓力較小,用于路塹墻時,墻背與開挖面邊坡較貼合,因而開挖量和回填量均較小,但墻后填土不易壓實,不便施工。適用于路塹墻及墻趾處地面平坦的路肩墻或路堤墻。
俯斜墻背所受土壓力較大,其墻身截面較仰斜墻背的大,通常在地面橫坡陡峻時,借陡直的墻面,俯斜墻背可做成臺階形,以增加墻背與填土間的摩擦力。
垂直墻背的特點,介于仰斜和俯斜墻背之間。
凸折式墻背是由仰斜墻背演變而來,上部俯斜、下部仰斜,以減小上部截面尺寸,多用于路塹墻,也可用于路肩墻。
衡重式墻背在上下墻間設有衡重臺,利用衡重臺上填土的重量使全墻重心后移,增加了墻身的穩定。因采用陡直的墻面,且下墻采用仰斜墻背,因而可以減小墻身高度,減少開挖工作量。適用于山區地形陡峻處的路肩墻和路堤墻,也可用于路塹墻。由于衡重臺以上有較大的容納空間,上墻墻背加緩沖墻后,可作為攔截崩墜石之用。
1B411040 公路工程施工綜合排水
1B411041 熟悉路基地下水排水設置與施工要求
1、滲井的施工的要求。
答:滲井直徑50~60cm,井內填棄材料按層次在下層透水范圍內填碎石或卵石,上層不透水層范圍內填砂或礫石,填充料應采用篩洗過的不同粒徑的材料,應層次分明,不得粗細材料混雜填塞,井壁和填充料之間應設反濾層。
滲井離路堤坡腳不應小于10m,滲水井頂部四周(進口部除外)用黏土筑堤圍護,井頂應加筑混凝土蓋,嚴防滲井淤塞。
1B411042 熟悉路基地面排水設置與施工要求
1、截水溝設置時的注意事項。
答:截水溝設置時應注意截水溝的位置。在無棄土堆的情況下,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視土質而定,以不影響邊坡穩定為原則。如系一般土質至少應離開5m,對黃土地區不應小于10m并應進行防滲加固。截水溝挖出的土,可在路塹與截水溝之間修成土臺并進行夯實,臺頂應筑成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
路基上方有棄土堆時,截水溝應離開棄土堆腳1~5m,棄土堆坡腳離開路基挖方坡頂不應小于10m,棄土堆頂部應設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
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離開路堤坡腳至少2.0m,并用挖截水溝的土填在路堤與截水溝之間,修筑向溝傾斜坡度為2%的護坡道或土臺,使路堤內側地面水流入截水溝排出。
1B411050 路基施工主要爆破技術
1B411051 了解綜合爆破方法施工的特點及優點
1、比較預裂爆破和微差爆破的特點。
答:預裂爆破:在開挖限界處按適當間隔排列炮孔,在沒有側向臨空面和最小抵抗線的情況下,用控制藥量的方法,預先炸出一條裂縫,使擬爆體與山體分開,作為隔震減震帶,起保護和減弱開挖限界以外山體或建筑物的地震破壞作用。
微差爆破:兩相鄰藥包或前后排藥包以毫秒的時間間隔(一般為15~75ms)依次起爆,稱為微差爆破,亦稱毫秒爆破。
1B412000 路面工程
1B412010 路面基層(底基層)施工技術
1B412011 掌握路面粒料基層施工技術
1、路面粒料基層包括內容及適用范圍。
答:路面粒料基層包括內容有:
嵌鎖型包括泥結碎石、泥灰結碎石、填隙碎石等。級配型包括級配碎石、級配礫石、符合級配的天然砂礫、部分礫石經軋制摻配而成的級配礫、碎石等。
適用范圍:級配碎石可用于各級公路的基層和底基層;級配礫石、級配碎礫石以及符合級配、塑性指數等技術要求的天然砂礫,可適用于輕交通的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的基層以及各級公路的底基層;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級公路的底基層和二級以下公路的基層。
1B412013 掌握路面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施工技術
1、無機結合料穩定類除對原材料的技術要求外的另外要求。
答:無機結合料穩定類除對原材料有技術要求外,還有下列要求:為提高石灰粉煤灰穩定土的早期強度,宜在混合料中摻入1%~2%的水泥;石灰穩定土用于瀝青路面的基層時,除層鋪法表面處治外,應在基層上做下封層;石灰穩定土用于基層時,對顆粒的最大料徑有要求;不含黏土的砂礫、級配碎石和未篩分碎石,應采用石灰土穩定,石灰土與集料的質量比宜為1:4,集料應具良好的級配;石灰穩定土的壓實度(按重型擊實標準)及7d齡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規范的要求;過濕路段和冰凍地區的潮濕路段不應直接鋪筑石灰土底基層,應在其下設置隔水墊層。
1B412020 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
1B412021 掌握瀝青路面的結構形式
1、瀝青路面結構組成及其作用。
答:瀝青路面結構層可由面層、基層、底基層、墊層組成。
其作用是:面層是直接承受車輪荷載反復作用和自然因素影響的結構層; 基層是設置在面層之下,并與面層一起將車輪荷載的反復作用傳布到底基層、墊層、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層次。底基層是設置在基層之下,并與面層、基層一起承受車輪荷載反復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層次;墊層是設置在底基層與土基之間的結構層,起排水、隔水、防凍、防污等作用。
1B412022 掌握瀝青路面透層、粘層、封層的作用及適用條件
1、比較透層、粘層、封層的作用及適用條件。
答:透層的作用:為使瀝青面層與非瀝青材料基層結合良好,在基層上澆灑乳化瀝青、煤瀝青或液體瀝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層表面的薄層。
符合下列情況,應澆灑透層瀝青: 瀝青路面的級配砂礫、級配碎石基層; 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無機結合料穩定土; 粒料的半剛性基層上必須澆灑透層瀝青。
粘層的作用:使上下層瀝青結構層或瀝青結構層與結構物(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結成一個整體。
符合下列情況,應澆灑粘層瀝青: 雙層式或三層式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路面在鋪筑上層前,其下面的瀝青層已被污染;舊瀝青路面層上加鋪瀝青層;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鋪筑瀝青面層,或橋面鋪裝前;與新鋪瀝青混合料接觸的路緣石、雨水進水口、檢查井等的側面。
封層的作用:一是封閉某一層起著保水防水作用;二是起基層與瀝青表面層之間的過渡和有效聯結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層表面破壞離析松散處的加固補強;四是基層在瀝青面層鋪筑前,要臨時開放交通,防止基層因天氣或車輛作用出現水毀。封層可分為上封層和下封層;就施工類型來分,可采用拌合法或層鋪法的單層式表面處治,也可以采用乳化瀝青稀漿封層。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在瀝青面層上鋪筑上封層: 瀝青面層的空隙較大,透水嚴重;有裂縫或已修補的舊瀝青路面;需加鋪磨耗層改善抗滑性能的舊瀝青路面;需鋪筑磨耗層或保護層的新建瀝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