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12 共2頁
單選題考點
短期借款應體現在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中,其利息應計人財務費用。
短期借款,指的是一年內必須償還的借款。
實際應用中
經營性方案:分析擬定技術方案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財務生存能力;
非經營性方案:主要分析擬定技術方案的財務生存能力。
經濟效果評價方案:
(一) 獨立型方案
指技術方案間互不干擾、在經濟上互不相關的技術方案,即這些技術方案是彼此獨立無關的,選擇或放棄其中一個技術方案,并不影響其他技術方案的選擇。
比如,我有100W,現在有四個項目,每個投資額不大于25W,那么我投資任何一個,對其他的沒有影響。
獨立型方案,我們只用進行絕對效果考察,即可行還是不可行。
(二) 互斥型方案
在若干備選技術方案中,各個技術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因此技術方案具有排他性,選擇其中任何一個技術方案,則其他技術方案必然被排斥。
比如,我有100W,現在有四個項目,每個投資額為80W,那么我投資任何一個,其他的就不能投資了。
互斥型方案,我們既要進行絕對效果考察,也要進行相對效果考察。既要判斷可行與否,又要判斷哪個最優。
經濟效果評價指標體系
確定性分析中,財務生存能力分析由于沒有具體的指標,所以沒有列出。
靜態分析指標對技術方案進行粗略評價,或對短期投資方案進行評價,或對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技術方案進行評價時,是可采用的。
多選題考點:粗、短、簡。
接下來,是對這些指標的分別介紹。
總結下面的內容前,我們先說明一下:
1、 對于盈利能力的四個指標,它們各自的優缺點要結合起來看,每年必有一題。
2、 當出現“XXXX率”的概念時,會有很多英文表達式出現,難以記憶,我們直接用名字進行記憶:前一個詞為分母,后一個詞為分子。如“總投資收益率”,就是總投資為分母,收益為分子,“率”,就是乘以100%。
投資收益率(主要考應用式)
是衡量技術方案獲利水平的評價指標。
判別準則:投資收益率越大越好。
應用式:
(一) 總投資受利率(ROI)
ROI = EBIT/TI×100%
EBIT——技術方案正常年份的年息稅前利潤或運營期內年平均息稅前利潤;
TI——技術方案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建設期貸款利息和全部流動資金)。
(二)資本金凈利潤率(ROE)
ROE = NP/EC×100%
NP——技術方案正常年份的年凈利潤或運營期內年平均凈利潤,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EC——技術方案資本金。
總投資和資本金的區別,這樣理解:
如果我投資一個100W的項目,其中自己出資60W,找銀行借了40W,而且自己出資的60W當中,找兩位朋友各借了20W,真正自己拿出的只有20W。關系圖如下
優勢:意義明確、直觀,計算簡便
劣勢:沒有考慮時間因素,主觀隨意性太強
適用:早期階段、計算期較短、工藝簡單而生產情況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