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16 共3頁
1. 關于降噪排水路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磨耗層采用SMA混合料
B.上面層采用OGPC瀝青混合料
C.中面呈采用間斷級配瀝青混合料
D.底面成采用間斷級配混合料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近年我國城市開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減少城市交通噪聲。瀝青路面結構組合:上面(磨耗層)層采用OGPC瀝青混合料,中面層、下(底)面層等采用密級配瀝青混合料。既滿足瀝青路面強度高、高低溫性能好和平整密實等路用功能,又實現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的環保功能。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一章第一節
2. 《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中規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 )后,方可開放交通。
A.700C
B.600C
C.500C
D.650C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城鎮道路施工預驗收規范》CJJ 1強制性條文規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四章第四節
3. 下列膨脹土路基的處理方法中,錯誤的是( )。
A.采用灰土樁對路基進行加固
B.用堆載預壓對路基進行加固
C.在路基中設透水層
D.采用不透水的面層結構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同時應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濕,如設置排水溝,采用不透水的面層結構,在路基中設不透水層,在路基裸露的邊坡等部位植草、植樹等措施;可調節路基內干濕循環,減少坡面徑流,并增強坡面的防沖刷、防變形、防溜塌和滑坡能力。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四章第二節
4. 用于基坑邊坡支護的噴射混凝土的主要外加劑是( )。
A.膨化劑
B.引氣劑
C.防水劑
D.速凝劑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噴射混凝土應采用早強混凝土,其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選用具有堿活性集料。可根據工程需要摻用外加劑,速凝劑應根據水泥品種、水灰比等,通過不同摻量的混凝土試驗選擇最佳摻量。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三章第四節
5.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合攏宜在一天中氣溫( )時進行。
A.最高
B.較高
C.最低
D.較低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連續粱(T構)的合龍、體系轉換和支座反力調整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合龍段的長度宜為2m。
(2)合龍前應觀測氣溫變化與梁端高程及懸臂端間距的關系。
(3)合龍前應按設計規定,將兩懸臂端合龍口予以臨時連接,并將合龍跨一側墩的臨時錨固放松或改成活動支座。
(4)合龍前,在兩端懸臂預加壓重,并于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懸臂端撓度保持穩定。
(5)合龍宜在一天中氣溫最低時進行。
(6)合龍段的混凝土強度宜提高一級,以盡早施加預應力。
(7)連續梁的梁跨體系轉換,應在合龍段及全部縱向連續預應力筋張拉、壓漿完成,并解除各墩臨時固結后進行。
(8)梁跨體系轉換時,支座反力的調整應以高程控制為主,反力作為校核。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二章第三節
6. 場地地面空曠、地址條件較好、周圍無需要保護的建筑物時,應優先采用基坑施工方法( )。
A.放坡開挖
B.鋼板樁支護
C.鉆孔灌注樁支護
D.地下連續墻支護
【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在場地土質較好、基坑周圍具備放坡條件、不影響相鄰建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基坑宜采用全深度放坡或部分深度放坡。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三章第二節
7. 城市軌道交通地面正線宜采用( )。
A.長枕式整體道床
B.短枕式真題道床
C.木枕碎石道床
D.混凝土枕碎石道床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道床與軌枕:
1.長度大于l00m的隧道內和隧道外U形結構地段及高架橋和大于50m的單體橋地段,宜采用短枕式或長枕式整體道床。
2.地面正線宜采用混凝土枕碎石道床,基底堅實、穩定,排水良好的地面車站地段可采用整體道床。
3.車場庫內線應采用短枕式整體道床,地面出入線、試車線和庫外線宜采用混凝土枕碎石道床或木枕碎石道床。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三章第一節
8. 對供熱水利系統管網的阻力和壓差等加以調節和控制,以滿足管網系統按規定要求正常和高效點運行的閥門是( )。
A.安全閥
B.減壓閥
C.平衡閥
D.疏水閥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平衡閥對供熱水力系統管網的阻力和壓差等參數加以調節和控制,以滿足管網系統按預定要求正常和高效運行。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五章第二節
9. 下列噴錨暗挖開挖方式中,防水效果較差的是( )。
A.全斷面法
B.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
C.交叉中隔壁(CRD)法
D.雙側壁導坑法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參見教材P138表1K413041。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三章第四節
10.下列構筑物中,屬于污水處理構筑物的是( )。
A.混凝沉淀池
B.清水池
C.吸濾池
D.暖氣池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水處理(含調蓄)構筑物,指按水處理工藝設計的構筑物。給水處理構筑物包括配水井、藥劑間、混凝沉淀池、澄清池、過濾池、反應池、吸濾池、清水池、二級泵站等。
【考點來源】市政施工技術第四章第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