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誰會想到能有這一天呢?”張莉有點抱怨父母的保守。
煤販子申曉東抓住了機會,之前她在煤炭運輸公司做煤炭行業數據分析工作,這些數據通常被賣給煤老板們。2008年,她干脆自己做煤炭生意了,“一年掙個幾百萬吧”,申曉東坦言,除了煤老板,販煤應該算是最掙錢的行業了。
但陜西日報今年5月30日發表的一篇《榆林城市建設何時邁開大步》的文章認為,與鄂爾多斯相比,榆林的城建步子邁得還比較小。該報道稱,2010年榆林市財政收入達400億元,GDP增速連續9年在陜西省排名第一,但財政收入2/3多上交省里后,榆林市地方收入僅為125.5億元。而榆林市各類項目較多,攤子大,算下來,每年投入市政建設的資金并不是很多。
一位北京車商的感嘆:六七十萬的車,喜歡就買
6月6日,端午。
榆林市神木縣東興街,車來車往。
路邊小飯店里,幾個農民工模樣的人敞著懷,搖著骰子喝著酒,脖子上戴著金鏈子,抽著中華煙。
“別瞧不起他們,他們都很有錢。他們開著寶馬,有人還不習慣在車里把煙灰彈在煙灰缸里,而是直接彈在地上……”北京人劉建業操著京腔說。
北京亞運村中通信達汽車銷售公司在神木縣城剛開了一家分公司,劉建業是這家公司的經理。公司代售的車輛大都是路虎和蘭德酷路澤,售價都在60萬以上。
“如果能早來三年,至少能多掙3000萬。現在,生意不好做嘍。”不過,劉建業還是感嘆,“沒想到,一個小縣城,消費能力這么強。”
“在這個小縣城,站在馬路上,不超過1分鐘,會有一輛超過百萬的豪車從你面前駛過,路虎比較多,你還能看到勞斯萊斯、法拉利、蘭博基尼的身影,甚至過千萬的豪車都不稀罕,開一輛奧迪A6都顯得有點土氣了。”開業一個月后,劉建業才逐漸習慣神木人的豪爽。
這里的人買車,六七十萬的車,看上了,掏出現金開上就走。不像北京人,挑挑揀揀的。越是這么說,劉建業越是感嘆,公司錯過了在神木做生意的黃金時間。現在,縣城里賣好車的太多了,第一桶金早讓別人賺走了,他來得太晚了。
中午了,一個在鐘樓巷賣櫻桃的農村婦女從籃子里掏出自帶的飯,蹲在路邊吃了起來,“以前一碗面只有一兩塊錢,現在沒有低于5塊的。”她賣的櫻桃40元一斤,這樣的櫻桃,在濟南價格一般在十多元。在神木,西紅柿、豆角之類的蔬菜都是5元/斤。
一座新城的誕生:3年內房價漲了近2倍
榆林經濟開發區,幾乎是在荒漠上崛起的一座新城。
“以前這里幾乎就是一片荒地,種莊稼也不長,沒想到會有這一天。”在榆林待了10多年的趙玉蘭感嘆,“這里的農民都發了,聽說征用他們的地,一人補償100萬。”
“無論上年紀的還是剛出生的,一律100萬元,所以很多人搶著嫁過來,而這里的女人即便嫁出去,也不愿把戶口遷走。”趙玉蘭覺得,除了煤老板,榆林最大的財富受益者,就是這些郊區被征地村民了,“這里的房價,已經七八千一平方米了”。
榆林的房價,從2005年至今,六年漲了10倍。
孫偉還清楚地記得,2005年3月15日他去一個樓盤看房,800元/平方米;第二天去看,1000元/平方米;到了第三天,1350元/平方米。“開玩笑嗎?”他覺得當時樓市很不正常,并且堅定地認為價格一定會跌。
但房價一直在漲,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不少炒房人開始恐慌,孫偉瞅準機會,以2700元/平方米的價格在開發區買了一套房子。
孫偉慶幸的是,買了開發區這套房子之后,他小區的房價每個月以1000元/平方米的速度增長,連漲了三個月。
“那時候開發區還在啟動階段,現在來看算是買對了,我那套房子,現在一平方米漲到8000元了。”不然,他覺得自己真的一輩子也買不起房了。
“這可苦了我們工薪階層了,有錢人將房價和物價抬高了,而我們又必須被動承受。”張莉近日也在裝修房子,“如果不靠父母資助,自己買房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