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6年投資項目管理師《投資項目決策》考點(4)

發布時間:2016-09-12 共1頁

 投資機會研究的目的和內容

  (1)投資機會研究的目的

  投資機會研究(Opportunity Study,OS),也稱投資機會鑒別,是指為尋找有價值的投資機會而進行的準備性調查研究,其目的在于發現投資機會。

  (2)投資機會研究的類別

  投資機會研究可分為一般投資機會研究與具體項目投資機會研究兩類。

  1)一般投資機會研究。

  ①地區投資機會研究。

  ②部門投資機會研究。

  ③資源開發投資機會研究。

  2)具體項目投資機會研究。

  (3)投資機會研究的內容

  包括市場調查、消費分析、投資政策、稅收政策研究等,其重點是對投資環境的分析。

  投資機會研究的成果是機會研究報告。投資機會研究階段對項目的建設投資和生產成本一般是參照類似項目的數據作粗略的估算。

  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的基本原則

  (1)市場和效益原則

  (2)科學決策原則

  1)決策方法科學。

  2)決策依據充分。

  3)數據資料可靠。

  (3)民主決策原則

  1)獨立咨詢機構參與。

  2)專家論證。

  3)公眾參與。

  (4)風險責任原則

  按照投資體制改革的目標,“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強調建設項目決策的責任制度。

  2004年發布的《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改變了單一的項目審批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審批制、核準制和備案制三者并立的投資項目管理制度。

  建設項目投資決策

  (1)建設項目投資決策:是指決策單位或決策者按照客觀的建設程序,根據投資方向、投資布局的戰略構想,充分考慮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在廣泛占有信息資料的基礎上,對擬建項目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多種角度的綜合分析評價,決定項目是否建設,在什么地方建設,選擇并確定項目建設的較優方案。

  (2)建設項目階段:(一般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決策階段、實施前準備階段、實施階段、投產竣工階段和生產運營階段。

  (3)建設項目決策的類型(按決策主體分)(熟悉)

  1)企業投資決策。

  2)政府投資決策。

  3)金融機構貸款決策。

  (4)建設項目決策的任務(熟悉)

  1)確定投資目標。

  2)明確建設方案。

  3)確定融資方案。

  (5)建設項目業主在項目決策中的責任(掌握)

  1)確定項目的目標和具體參數。

  2)確定項目的建設方案。

  3)確定項目的融資方案。

  (企業在項目決策中通常聘請咨詢機構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對項目建設提供咨詢建議,但咨詢機構只是參謀,涉及項目建設的目標、參數和重大方案,最終還需要項目業主來確定)

  決策的含義和分類

  (1)決策含義:是為達到某一目的,對若干可行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判斷,從中選擇較優方案的過程,是在權衡各種矛盾、各種因素相互影響后做出的選擇。

  (2)決策的基本要素:

  1)決策主體

  2)決策目標

  3)決策對象

  4)決策環境

  (3)決策過程:

  1)信息收集階段

  2)方案設計階段

  3)方案評價階段

  4)方案抉擇階段

  (4)決策分類:

  1)決策目標的數量分:

  單目標決策和多目標決策。

  2)決策問題重復情況分:

  常規型(或重復性、程序化)決策和非常規型(或稱一次性、非程序化)決策。

  3)決策問題面臨條件分:

  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

  項目管理思想在知識管理中的應用

  知識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念,是需要長期堅持并且努力形成文化的活動。從這個概念上來講,很明確,知識管理不是項目,因此也就不能按照項目管理的組織和運作方式來進行管理。但這并不是說項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不能運用在知識管理中,隨著項目管理的意義被更多的人所認可,項目管理中的一些思想也已經慢慢演變為普遍適用的管理理念,這些思想也同樣適用于知識管理。

  目標的SMART原則

  知識管理的目標,我們可以列舉很多,比如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知識傳遞給合適的人,提高組織的競爭力,促進組織創新,保護組織的知識資產,避免知識隨著人才的流失而流失,獲取更多的商業利益等等。當你的組織確定要實施KM的時候,可能是為了獲得前面羅列的這些好處的全部或者某一部分,但是它們卻不能作為指導具體知識管理實踐活動的目標。因為前面所有的這些說法,都不符合項目管理中目標的SMART原則,就是

  S Specific 明確的陳述

  M Measurable 可以衡量的結果

  A Attainable 可以達成的目標

  R Realistic 合理,實在 或者說是能和實際工作相結合

  T Trackable 可以跟蹤的

  什么樣的知識管理目標才符合SMART原則呢?例如提高組織競爭力,可以按照明確和可衡量的原則具體化為市場占有率,用戶認可率,利潤的提高等等。但是這些指標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并不能準確確定哪些是由知識管理帶來的,而且這一目標對知識管理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和指導性也不強,不符合R和T的原則,因此它不是一個理想的目標。知識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念,需要通過具體的活動來落實,理想的目標也應該是和具體的活動想結合的。就象一個人說自己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他可能是經常去健身房,也可能是經常跑步或者游泳打球等等。不管他干什么,他的體育活動一定是通過某項特定的活動體現出來的。他參加體育活動是為了身體健康,但是健康卻不是一個好的目標,用身體健康來指導自己鍛煉的人多數情況下可能會流于形式,真正的目標必須和具體的活動結合,比如每天堅持健身30分鐘,跑步5000米等。知識管理也是這樣,討論研究的時候可以說知識管理如何如何,到了真正要實施的時候,就不能只是談談文化、理念什么的了,必須落實到具體確定的活動上,如IBM有e-workplace、HP有connex、HP中國有讀書會(雖然近期高建華的離職使讀書會的作用受到了一些質疑)、西門子有shareNet、埃森哲有Knowledge Xchange等等。符合SMART原則的知識管理目標也應該和具體的活動相結合,針對具體的活動來設定,前面我們羅列的目標其實更適合作為Vision而不是目標。因此,一個組織開始實施知識管理的過程可以是這樣的,定義自己的Vision,就是你最希望通過知識管理解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適合自身情況的一種或幾種具體活動;為這些活動制定一個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然后開始PDCA的過程,就是計劃、執行、檢查、行動。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