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設工程審計既是強化審計和經濟監督的一種具體體現,也是重點搞好投資效益審計的一種具體方法。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工程項目投資主體的日趨多元化及利益格局的多樣化,都迫切需要開展好工程項目審計。通過各種適用的審計方法,有效的提高審計監督效果,強化審計監督力度。現就目前筆者在實際工程項目審計中碰到的問題略談幾點想法。
一、工程項目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建設單位項目管理環節薄弱,內審意識淡薄。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較快,年均增幅在25%以上,投資總額超過萬億,其中新上工程項目投資所占比例達到60%左右。一方面是投資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工程項目建設和運營方面投資效益低下,損失浪費嚴重的問題比較嚴重,這些問題已經引起全社會廣泛的關注。加強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的審計評價,已成為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部門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但目前,企業輕項目管理、或管理技術人員不足現象嚴重。工程項目承攬后續管理工作混亂,缺乏對內部部門的人員素質及工作效果的監控和管理,以至于影響到整個工程項目的總體效益。主要表現在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監控制度與措施、內審部門不被重視、審計人員偏少或為企業富余人員、各職能部門人員參與工程項目層度有限或人浮于世。
(二)企業對審計缺乏正確認識,造成審計環境欠佳。當前,財務審計還是做為項目審計工作的一種重要的審計形式,查錯究弊、事后監督,所提建議,大都是事后補救措施,且失去時效,缺乏實際意義。造成審計給人的印象是在查錯誤找證據的感覺,由此導致被審計單位消極配合,積極防御,雙方關系緊張,乃至造成整個工程項目審計環境欠佳,嚴重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而現在推行的全過程跟蹤審計,也由于審計部門與項目單位缺乏有效溝通,且推行時間短,認識不足。
(三)傳統的審計方式缺乏足夠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支持。隨著新知識、新工藝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傳統的審計技術和方法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人性化的電子信息平臺和通訊技術日益發達,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單就會計電算化而言,已遠遠走在了審計工作前面。許多審計還停留在手工查賬的基礎上,對新技術的應用感到無所適從,更別說技術開發了。目前,計算機犯罪、高智商犯罪呈上升趨勢,傳統的以手工會計信息系統為基礎的審計技術,實不易發現層層設防的隱蔽問題。
(四)財務收支混亂,項目超預算嚴重。基建財務收支管理混亂。一是核算不規范。有的對工程項目在單位財務賬中核算,未單獨設賬;有的列支與工程無關的支出;有的舊房拆遷收入直接抵沖工程款,致使不能清晰反映工程項目的資金籌集、投資情況。二是違反現金管理條例,直接收取現金作為投標保證金,無法反映投標單位的真實身份。三是用收款收據作為支付工程款的憑據,或以建筑材料發票抵沖工程款,導致對方漏繳稅費。
在實際審計中還發現很多項目都存在低報價,高結算的問題,超工程項目概、預算現象較為普遍,成為實質性的“釣魚”工程。究其原因,一是開工前受計劃籠子的限制,超一定的規模不能報建,致使有意壓低造價報建;二是固定資產方向調節稅是建設單位申報的投資額在事前預交,而結算時監督部門對完稅情況的檢查不力,造成了低報價避稅;三是投標中標率高,低報價比較迎合建設單位的愿望;四是結算審計不力,高估冒算。
(五)審計人員知識、專業結構單一,難以適應開展工程項目綜合性審計的要求。工程項目審計是以節約工程建設成本,提高項目經濟效益為直接目的審計,它從技術上、經濟上尋求提高經濟效益途徑,屬于較高層次的審計,對實施審計的人員來說,除要求具備審計專業知識技能外,還需要知識面寬,素質高。國外工程審計開展比較好的國家在吸納審計人員方面就比較注重人員素質的綜合性。據有關資料,在美國審計總署5200名工作人員中,有2500名會計師,1500名是經濟師、律師、工程師和計算機方面的專家。加拿大審計署600人編制中有一半是會計師出身,除此之外還有律師、工程師、環境科學專家、醫生、公共管理學專家等。知識結構的多元化,為深入有效的開展各種類型的效益審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六)在工程跟蹤審計中工程參建各方不能正確處理跟蹤評審的監督服務與各自項目管理的關系。在目前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的項目中,大部分建設方不能正確分清建設單位管理責任和項目跟蹤審計責任的關系,存在“買保險”的心理,認為通過全過程跟蹤審計,可以少管理、不管理,一切由跟蹤審計人員做主,以期做到推脫自身責任不擔擔子的目的;工程監理單位也存在只抓質量與進度,造價由跟蹤審計單位定,使得其“三控制”中本就薄弱的造價控制環節更加失控;有些跟蹤審計單位也存在對全過程跟蹤認識不清的問題,實際工作中以自已監督者的身份去代替管理者或者中介監理者,造成事無巨細的獨裁者,從而失去了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方向。
(七)以項目審計代替工程結算審核,給項目帶來不必要風險。審計部門進行竣工決算審計依據的是《審計法》和審計署頒布的《基本建設竣工決算審計工作要求》進行的。審計機關與被審單位是一種審計行政法律關系,審計監督只對被審單位產生法律效力,而對其他單位不產生連帶法律約束力。既對建設項目進行的審計結果,對施工單位的工程結算不具約束力。
工程造價結算是由依法取得相關資質的工程造價咨詢中介機構依據《建筑法》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各項規章制度、定額、取費標準、圖紙等,以承發包合同為基礎,計算審核得出的。對甲乙雙方都具有約束力,其審核結果可作為雙方結算的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