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9年質量工程師初級理論知識講座(四)

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操作型工序概念的提出:
  建設監理在施工階段的質量監控是以工序的質量控制為基礎和核心的,但在實際工作中,監理工程師常會感到對于不同工序(比如定位放線和墻體砌筑工序),工序控制內容的側重點存在相當的差異。筆者認為,這是由于工序本身的差異所決定的。為區分這些差異進而實現對工序產品質量的有效控制,應針對工序特點進行分類并采取不同對策加以控制。筆者依據工序對于操作者素質要求的側重點不同,將工序劃分為操作型和技術型兩類。下面即為工序分類的闡述:
  技術型工序是指對工序操作者要求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或需經過特殊工種崗位培訓類型工序。工序特點是對操作者技術要求高。如:建筑測量放線、鋼筋接頭連接、部分防水工程工序、某些特種工程工序等。
  操作型工序相對于技術型而言,對于操作者無需要求特殊的專業技術,僅要求具備一定操作技能。工序特點是勞動密集、工作面廣量。如:粉刷工程、墻體砌筑、模板支設等。
  在實踐工作中,監理工程師往往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對于技術型工序的質量控制較為順手;但對于面廣量的操作型工序質量控制效果經常難盡人意,質量通病更易發生,可控制性甚至更差。所以有的監理工程師認為住宅工程監理的難度反而要比一般工業及綜合樓建筑的難度要,這也是操作型工序在住宅工程中占有更比例的緣故。下文即本人根據數年來監理工作的實踐,試圖探討操作型工序質量控制的難點及對策。
  操作型工序質量控制的難點:
  由于操作型工序的特點決定了它在質量控制方面具有如下難點:
  (一)對于人的因素難以實現全面有效控制。操作型工序產品一般均具有勞動密集的特性,投入勞動力眾多,故難以對每個操作人員實現有效控制。在工程實踐中,由于個別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所引起的質量問題是屢見不鮮的。如在我市某高校教工住宅主體施工中,因工人擅自在三樓某單元客廳及房間內拆模造成了客廳頂板的裂縫,然而在后續的施工中又未予以發現并處理。最后,住宅交付使用后裂縫依舊存在,在住戶裝扇時被發現并被我市電視臺予以曝光,這一事件給承包商及監理單位聲譽帶來較壞影響,承包商對于質量問題的后期處理所花的代價也更。因此,怎樣實現對操作人員全面有效控制對于監理單位及承包商均為一個至關重要的難題。
  (二)工序活動過程中,投人物料的面廣量,對物料的因素較難實現全面控制。實踐工作中,監理工程師經常感到工業化的設備及批量產品質量離散性小,往往通過產品書面檢驗及試驗測試產品質量即可得到評判及控制。但多數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磚等的質量離散性較,加之材料往往隨時進場,如何實現對于材料的實時、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個困難的課題。
 (三)工序產品難以全面檢查,部分質量隱患易遺漏。事實上,由于操作型工序產品面廣量,采取全面檢查是難以實現的,但采取抽檢的方法,往往又導致了一些質量問題的遺漏。如筆者在(一)中的例舉,即由于工序產品出了問題未被及時發現并補救處理所造成的。怎樣實現對于操作型工序產品成果的全面控制也是一個較為突出的難點。
  (四)對于工序產品檢測出現的偏差,由于工作量巨,糾偏的難度及損失相當,糾偏措施的決策也較為困難。在實踐中,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時發現往往造成面積返工。如某住宅工程底層墻體施工中發現拉結筋存在漏放及長度不足的問題,這時底層墻體已基本結束,經慎重考慮監理工程師指示承包商予以返工處理。問題雖然解決了,但對于工期造成的損失已較難彌補,同時承包商也受到了較的損失。事實上,糾偏措施的難度及損失較,解決問題的關鍵應放在事前控制上。
  操作型工序質量控制的對策:
  針對于操作型工序質量監控的難點,筆者認為控制應達到的效果是:全面、實時、有效。要實現這一控制目標,務必在控制過程中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有效監控,并在控制過程中適時采取管理、組織、技術等方面措施。但正如上文控制難點中說述,為減小由操作型工序產品質量偏差帶來的損失,必須以事前控制為工作重點。下面筆者按照操作型工序活動過程來對質量監控工作要點分別闡述:
  (一)操作型工序活動開展前的質量監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點,通過工序分析掌握重點。如砌磚工程的砂漿飽滿度、灰縫水平度及厚度、拉結筋的布設。又如混凝土澆筑時的振搗插點及振搗時間。這樣使監理人員在以后工序的監控中有了明確的標準及重點目標,控制工作將更具方向性及針對性。
  2、檢查承包商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情況,重點在于人員是否各就其位、責任是否明確到人。務必要落實質量員及收料員人選,因為在實踐中承包商出于節約管理費考慮,常會有質量員與施工員、材料員與收料員相替代的情況。但這兩類工作責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質量控制的實施。
  3、兩個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樣品制度與獎懲制度。操作型工序質量監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猶為重要,這些問題的控制難點就是面廣量,不從制度上加以規范是難以達到預期控制效果的。現對筆者在監理工作中極力推行的樣品制度介紹如下:該制度主要有兩個方面內容。
  一、樣品檔案庫的建立,即對于進場材料建立書面技術檔案及實物樣品檔案&&。
  二、對進場材料按樣品標準檢查,達到標準接受,否則拒收。
  這樣規范了進場原材料應達到的標準,而且直觀、明了可操作性較強。材料檢查的職責在于收料員,監理工程師應對此進行經常性的核查。對于出現的偏差則通過獎懲制度加以規范解決。這樣通過監控樣品制度的實施,質量監控難點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決。對于獎懲制度的實施,對于操作者的違規操作進行處罰。檢查及處理職責在于質檢員,使質檢員具有相當的質量否決權及控制力度。這樣,監理工程師通過控制獎懲制度的落實,質量監控難點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這兩項制度的實施解決了上文敘述的操作型工序控制難點(一)及(二)。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