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6.有意識的活動:這對于保持一個人的思維敏捷是至關重要的?;顒油ǔ@枚喾N渠道讓人們獲取信息。這些信息涉及廣泛,從海報到每日郵,到時事通訊、午宴及競賽等。但這并不是說活動就取代了培訓,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強化了正規培訓項目中本應包括的一些核心點,進而也可促進新的培訓開發。
7.負責任:在此背景下,所謂的責任是指人們要為自己的行為、或無所作為負責。說到底,這也是處事風格的問題。終端信息在傳遞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一些有害行為的重復發生。這并不是說要對這些行為有一個嚴格的衡量標準,而是說,任何一個事件的起因和后果都要與個人責任掛鉤。
8.糾錯流程:由于人員因素、流程失誤或技術原因而出現不良后果時,就必須采取一定措施來降低今后事故再次發生的可能性。這些行為可能是培訓,流程重造,附加技術等等。關鍵是當事故發生時,一定要在分析風險、成本、效益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評價,并采取相應預防措施。
9.指標分析:部門必須制定一些能夠有效衡量流程及實施成果的指標,以確保行動實施的正確性。此外,還必須每隔一定時間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評估,以檢查流程是否處于控制軌道還是已脫離控制,并在事故發生前主動采取行動。
10.系統設計或構建:設計合理的系統,以便獲得良好的職責分工,開展有效的訪問控制,變更控制及應用實施控制,同時預防事故發生。這對應用系統、網絡及數據庫等都是適用的。一開始就對控制要求十分了解的工程學方法,必將最終制造一個性能優良的系統。在此需要謹記,在最初設計良好的控制流程,遠比以后試圖改進它要容易得多。
11.相關股東:為預防事故發生,項目小組成員必須包括相關股東在內,并弄清這些股東的要求。比如,在重建一個應急系統,或檢測一個購買系統時,項目組有內部審計人員在內比根本沒有要好的多。此外,控制要求也是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12.標桿:不要試圖去研究大量發生的事故來確保流程的正確性,參考成千上萬個成功經驗所匯聚而成的標準吧,以此來預防失誤。
總之,企業要運用與公司面對的風險相適應的預防性控制流程。此種流程有許多方式可供選擇,以上僅僅是一些簡單建議。文章的主旨在于,企業要盡快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預防問題的發生,以此增強部門實現目標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