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里人看天氣預報,都看哪幾個地方呢?兒子在哪兒上學,媽媽準看那個地方下不下雨。經商與此同理,自己的錢投向哪里,利益走向哪里,投資人的關注點就投向哪里,安全就走向哪里。中國既然已與世界產生了日益緊密的聯系,就不得不從世界聯系的角度看問題。
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中國要看世界的“天氣預報”B.中國的錢投向了世界
C.有利益就會有安全D.世界安全了中國就安全了
12.“現代化”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過渡,換句話說就是從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過渡。發達國家也有農村,農村里也有人口,他們也種地,但是這些人已經不是農民了,而是農場主,他們有的可能是夫妻倆種幾百畝的土地,依靠機械化、電子化來工作,與“農民”不是一回事。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工業社會消滅農民B.農民的命運很悲慘
C.農場主不是農民,不住在農村D.農民不依靠機械化、電子化來工作
13.人們的道德素質是有不同層次的,人們對不同層次的人群有不同的道德期望值。比如,有人說,你還是老師呢,你還這么做;或說,你還是領導呢,還這么說話,等等。低層次的人犯了道德錯誤,家覺得這還不是很嚴重,但是如果說作為社會的良心、文明社會的良心的那些文人或者教育工作者或者是管理者——道德層次應該更高,可是他們卻干著不道德的事情,可以想到這個社會的道德淪喪到了什么地步。
以下不是文中觀點的是( )。
A.社會對文人、教育工作者或者管理者的道德要求太高
B.低層次的人犯了道德錯誤不受關注
C.作為社會良心、文明社會良心的人對社會道德淪喪負責
D.社會普遍的道德素質不高
14.弗洛伊德將意識分為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三層面。他認為,“潛意識”是人的意識中被壓抑的部分,“前意識”就像一個門衛,起檢查作用。當潛意識想變成意識的時候,前意識就會以文明為尺度,檢查它是否合乎文明的要求,并決定它是否外化為意識。
以下觀點錯誤的是( )。
A.潛意識能通過前意識的檢查B.意識是潛意識的外化
C.意識合乎文明的要求D.文明是一種意識
15.古往今來所有的文化中,星星從來不被認為是物,它們或者是神,或者是最高尚的象征,或者是別的什么符號。因此,把星星看作天體是對人類思想體系的前所未有的沖擊。雖然希臘已經有人想到這樣的觀念,但即使是亞里士多德也沒有把星星看作物質體,而仍然把它作為精神的存在物。一旦認識到星星是自然天體后,一個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空間是均勻的,并沒有層次,在任何方向上均無差別。
根據上述說法,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人類的思想體系空間是有層次的
B.星星位于很高的空間層次
C.希臘人不希望自己的思想受到沖擊
D.星星是自然天體,是客觀存在的
16.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不要破壞差異性,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他人、它物,或者把它物看成比自己高,越出自己的本性去追求它。要在個性天然差異平等實現的前提下,達到物我之間的一種溝通和和諧。這樣,你和周圍世界的關系就是親和的,你的心靈就是敞開的。
這段話支持的觀點是( )。
A.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不一樣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7.一切偉藝術的創作都是因為有了音樂感,才有了靈魂。從旋律自身產生詩歌,并且不斷地重新產生詩歌,旋律“在自己周圍噴撒如畫的焰火,絢麗多彩、瞬息萬變、驚濤駭浪”。特別是其中音樂的力量,讓身心得到凈化,排除掉庸俗的和悲觀的毒素,突破個體化原則,實現一種崇高的美。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音樂感是藝術創作的靈魂B.詩歌的旋律是一樣的
C.音樂的力量取決于旋律D.身心得到凈化即實現崇高
18.人是一種被限定了時空框架的有限生物。人活著,就是與別人共存于同一個地球村落,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賴于與他人互惠互存。只有自覺置身于人類,才能堅持對人類精神價值的信念;也只有社會,才是自我實現和個性發展的唯一場所。
這段話的主旨是( )。
A.人是被限定在地球村落里的有限生物
B.人在彼此的依存中生活下來
C.人應該積極地投身到社會生活中去
D.人應該持有寬容和諒解的心態去對待自己、對待別人
19.一個地方的文化思想,往往有一種保守或頑固的性質,雖受外力壓迫而不退讓,所以文化移植的時候,不免發生沖撞;又因為外來文化必須適應新的環境,所以一方面,本地文化思想受外來影響而發生變化,另一方面,因外來文化思想須適應本地環境,所以本地文化雖然發生變化,還不至于全部放棄其固有特性,完全消滅本來精神。
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地方文化保守、頑固地堅持其自身特性而與外來文化發生沖撞
B.文化的沖撞中地方文化及外來文化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C.地方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對彼此的適應
D.地方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過程中完全消滅彼此的本來精神
20.現在的集成電路是靠連接線路元件的金屬導線來傳遞信號。量子效應集成電路的基本概念是不用導線,四五個量子箱組成一個基本單元,靠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傳遞信號。這種信號是封閉在量子箱里的電子之間相互產生的庫侖作用而進行運動和變化的。量子效應集成電路的設計思想十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其目的是為了開發集成度更高、耗電更低的規模集成電路。量子電路在理論上被認為是可行的,然而多年來其研究只停留在兩個單元結合的實驗上,而且很難實現穩定的信號傳遞。
這段文字支持的觀點是( )。
A.量子效應集成電路是集成度更高、耗電更低的規模集成電路
B.量子電路在理論上可行在實際中卻不能實現
C.量子箱里傳遞的信號就是量子箱里電子之間的運動和變化
D.量子效應集成電路不能穩定地傳遞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