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3頁
如果期初存貨本期已經出售,抵銷期初存貨中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會計處理為: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本期內部銷售的抵銷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主營業務成本
抵銷期末存貨中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存貨(該存貨不包括期初未售出的內部存貨)
【問題】在判斷關聯方關系時,如何運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解答】關聯方關系往往存在于控制或被控制、共同控制或被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各方,即建立控制、共同控制和施加重大影響是關聯方關系存在的主要特征,但是在具體應用關聯方關系的判斷標準時,應當遵守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例如,兩個企業有一位共同的董事,該董事能同時對兩個企業施加重大影響,雖然它們之間不存在其他關聯方關系,但是也應當將這兩個企業視為關聯方。
從考試的角度來講,一般來說,題目會進行詳細的說明。否則無法判斷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問題】董事會宣告的利潤分配方案和股東大會通過的分配方案中涉及到股利分配的,何時作為調整事項,何時作為非調整事項?如何處理?
【解答】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由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所制定的利潤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利(包括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下同),或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已由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制定并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批準宣告發放的股利,均作為非調整事項,在會計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企業發放的股利均作為實際發放年度的事項進行處理,企業利潤分配表中的“應付優先股股利”、“應付普通股”和“轉作資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項目均反映上年度實際分配的股利。
【問題】資產負債表日后期間發生的會計政策變更應如何處理?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嗎?
【解答】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公司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決定對某些會計政策進行重大改變,這將會影響其后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處理,在會計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賬務處理時作為報告年度下一年度的會計政策變更事項來進行處理。
【問題】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涉及的所得稅應如何調整?
【解答】首先,要看題目的說明,按題目的說明進行處理。如果題目中說明“假定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均可調整應交納的所得稅”,則處理中涉及到損益的,都調整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其次,如果題目中沒有說明,那么要看調整的內容是否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如果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且發生于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前的,調整所得稅和應交稅金,發生于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后的,則作為時間性差異處理,調整所得稅和遞延稅款,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的則不作處理;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不調整應交稅金。屬于時間性差異的,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調整所得稅和遞延稅款,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的則不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