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6 共8頁
F8投資學
考試時間:4小時
考試形式:客觀題(30%)、主觀題(70%)
考試要求:
本課程包含保險投資相關法律法規、金融市場及相關工具、投資學基礎理論、資產定價理論、資產組合管理以及宏觀分析共六部分內容。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考生應掌握中國資本市場與保險投資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國際以及國內金融市場有基本的認識,對相關的投資工具特點有比較充分的了解;掌握現代投資學的基礎理論;掌握權益定價、債券定價以及衍生品定價的理論與模型,并能夠進行計算;掌握資產組合管理理論,并能夠結合保險公司的負債特征進行相應的資產組合管理;對宏觀經濟及相關政策對資產組合的影響有充分的認識,并能夠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投資策略。
基本概念考查占比約40%,實踐應用占比約60%。要求考生能夠將大綱中所涉及的知識與理論同實際操作經驗相結合,能夠正確、合理地運用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解決實際問題。
考試內容:
A、法律法規(分數比例約為5%)
考生需要對與保險投資相關的法規有全面地了解。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保監會、中國證監會以及相關機構發布的法律法規。
B、金融市場及市場工具(分數比例約為15%)
考生需要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工具有全面地了解。包括國際金融市場以及中國金融市場的概況及特點;國際主流的證券投資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品,國內資本市場相關的證券投資工具以及衍生品,包括但不限于:貨幣市場工具、固定收益產品、股票及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產品、金融衍生品(遠期、期貨、互換、期權)。另外,還包括目前中國保險公司可選擇的海外投資工具、基礎設施投資、非上市股權投資、關系國家戰略的關鍵行業(金屬、能源、地產等)投資,以及結構性產品。
C、投資學基礎理論(分數比例約為20%)
考生需要掌握投資學的基礎理論。包括對最優資產組合以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單(多)因素模型;掌握無套利定價方法;了解市場有效性理論及其對資產組合管理的意義。
D、資產定價理論(分數比例約為25%)
考生需要掌握資產定價的理論與技能。包括固定收益資產、權益資產以及金融衍生品(權益及利率衍生品)的定價理論及模型,并能夠進行計算。
E、資產組合管理(分數比例約為25%)
考生需要掌握資產組合管理的能力,特別是具備結合保險負債特征的資產組合管理能力。包括了解資本配置、債券組合管理、權益組合管理的理論與方法,能夠結合具體案例進行分析決策。
F、宏觀分析(分數比例約為10%)
考生需要綜合運用經濟學、金融學知識,了解宏觀經濟如何影響證券市場中各資產類別,能夠結合保險公司負債對宏觀經濟的敏感性,通過定性與定量分析,制定在不同經濟環境下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宏觀策略。
考試指定教材和資料:
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投資學》,李冰清主編,龔興峰主審,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版,第14章除外。
法規部分請關注相關部門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