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國內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剛剛起步

發布時間:2014-02-26 共3頁

團險:

“已經轉向利潤為導向”

2005年,王晴回國。

在加入合眾之前,王晴在兩家保險公司做過投資和風控。目前,在合眾人壽,除擔任總精算師外,王晴也在公司投委會擔任副主任。不過,還有一個新的工作就是負責公司團險業務。

說到團險,業內人士大都比較悲觀。

2005年起,國資委要求國企只能購買企業年金。2006年企業年金被剝離壽險公司。2009年底,財政部要求“企業給職工購買團險要繳納稅收等,一系列因素下,團險業務在近三四年遭遇發展的瓶頸期。

“短險業務發展比較平穩,略有增長,增長速度大概在5%——10%之間。長險業務受企業年金、養老保險業務的擠壓,基本上已經沒有了。”

與此同時,“目前業內團險業務,除三大保險公司外,其他公司能實現利潤是非常不容易的。”主要原因是團險的固定成本相對較高,健康險的賠付率很難控制,而賠付率較低的意外險因為競爭激烈手續費居高不下。

在市場份額為導向的發展模式下,“做的越多虧得越多。”這促使各家保險公司在團險發展模式上尋求改變。

目前,“大部分公司已經轉向利潤為導向。”王晴介紹,目前利潤為導向的經營管理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包干制,一種是費用管控模式。

所謂包干制,就是對分公司團險業務分別單獨考核,規定費用加賠付不能超過保費的一定比例,通常在80%——87%之間。一旦超過這個比例,分公司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相關負責人也要被問責。

“這種模式對控制賠付,督促保險公司實現利潤幫助很大。 但是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難,因為一旦出現超額賠付,負責人被問責,分公司的穩定發展就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很多情況下,超額賠付是由意外因素引起的,這時候就很難區分責任;有些保險公司甚至把這種包干制落實到支公司,一個支公司總的保費就不多,一旦發生超額賠付,支公司受影響就會很大。”

費用管控模式則主要是對兩個方面的控制,一個是固定成本,另一個最主要的是銷售成本。如果保單的賠付率比較高的話,就會相應的減少銷售成本。由于團險不同產品的賠付率差異很大,甚至同一產品在不同地區的賠付率也不一樣,這就需要核保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性,能夠合理厘定費率。另一方面,考慮到賠付的滯后性,在核算分公司團險業務利潤時,核算方法也需要相應做出調整。

“一家比較成熟的保險公司都應該采取這種管理模式”,2010年,在費用管控模式下,合眾團險業務首次實現利潤。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