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4頁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 A
[解析]: 庫存商品的可變現凈值=50-6=44(萬元),成本為35萬元,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沒有發生減值,因以前沒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也不需要轉回減值準備,所以2007年末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0。
2. [答案]: C
[解析]: 購入時: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 (240×8.21)1970.4
財務費用9.6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戶 (240×8.25)1980
3月31日計算外幣銀行存款的匯兌損益: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 [240×(8.22-8.21)]2.4
貸:財務費用 2.4
2007年3月所產生的匯兌損失=9.6-2.4=7.2(萬元人民幣)
3. [答案]: B
[解析]: 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1200(2000×60%)
貸:銀行存款 1000
資本公積 200
4. [答案]: B
[解析]: 出租時公允價值小于成本的差額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00萬元(2000-1900),2007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100-1900=200萬元,2007年應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00-100=100萬元。
5. [答案]: B
[解析]: 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算。現值常用于長期資產的計量。
6. [答案]: D
[解析]: 應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23400×1%=234(元)
注意:關于計算現金折扣時是否考慮增值稅的問題,考生應注意題目的要求。本題要求考慮增值稅。如果本題要求不考慮增值稅則應選擇B(2000×1%)。
7. [答案]: C
[解析]: 勞務完成程度=160/350=45.71%,按正常情況可確認收入=500×45.71%=228.55(萬元);但因客戶發生財務危機,只能收回成本150萬元,因此只能確認收入150萬元。
8. [答案]: D
[解析]: 根據新準則的規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購買方應在購買日按《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確定的合并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合并成本其實就是公允價值,是購買方在購買日對作為企業合并對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的公允價值。
9. [答案]: B
[解析]: 該生產線未來現金流量現值=200×0.9524+300×0.9070+400×0.8638+600×0.8227+800×0.7835=1928.52(萬元),而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1950(萬元),所以,該生產線可收回金額=1950(萬元),應計提減值準備=2000-1950=50萬元。
10. [答案]: B
[解析]: 預計負債應全部沖減,同時其他應付款調增157.5萬元
11. [答案]: C
[解析]: (1)2006年6月30日
實際利息費用=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193069×12%÷2=11584(元)
應付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200000×10%÷2=10000(元)
債券折價攤銷額=11584-10000=1584(元)
(2)2006年12月31日
實際利息費用=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193069+1584)×12%÷2=11679(元)
應付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200000×10%÷2=10000(元)
債券折價攤銷額=11679-10000=1679(元)
2006年12月31日應付債券的賬面余額=193069+1548+1679=196332(元)
12. [答案]: D
[解析]: 甲公司應沖回資產減值準備=800-(1000-300)=100(萬元),乙公司應確認的營業外收入=1000-800=200(萬元)。
13. [答案]: D
[解析]: 企業當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800-100+50-75-25+40+10=700萬元。
14. [答案]: D
[解析]: 這是期末應收賬款小于期初的情況
15. [答案]: A
[解析]: 一般基金結余=150+(5000-4500)+(500-400)×40%-300=3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