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第一章 概述
一、單項選擇題
1.機器生產的工藝過程是指( )。
A. 將原材料變成產品的全過程
B. 產品和部件的安裝、調整、檢驗、試驗、油漆與包裝的全部過程
C. 按照一定的順序,改變生產對象的形狀、尺寸、相對位置或性質,使其成為成品或半成品的過程
D.由一個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工作地點,對同一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連續完成的加工過程
2.在生產管理上,( )是制定定額,計算勞動量,配備工人,核算生產能力,安排生產作業計劃,進行質量檢驗和班組經濟核算的基本單位。
A.生產綱領 B.生產過程
C.工藝 D.工序
3.以下關于鑄造的四個必要工作步驟中,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制造與零件形狀相同的鑄型
B. 制備成份、溫度都合適的液態金屬
C. 將液態金屬澆注到鑄型空腔內,凝固后取出鑄件并清理它的表面和內腔
4.在孔和軸的配合中,軸的公差帶在孔的公差帶之上,這種配合稱之為( )。
A.過度配合 B.過渡配合
C.間隙配合 D.過盈配合
5.某零件生產綱領為Q,若工藝成本中單位產品可變費用用D來表示,全年不變費用用B表示,則此零件的單件工藝成本可用公式( )計算。
A.D?Q + B B.D?Q - B
C.D + B / Q D.D ?C B / Q
二、多項選擇題
3.下列論述正確的有( )。
A. 機器是構件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并能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實現能量轉換的構件組合
B. 機構都是可動的
C. 零件是機器的運動單元
D. 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E.機器是機構和機械的總稱
5.機器生產的工藝過程,包括( )。
A.生產技術準備過程 B.毛坯制造過程
C.零件加工過程 D.產品裝配過程
E.生產服務過程
10.一個完全確定的形狀和位置公差帶,是由公差帶的( )要素來確定的。
A.形狀 B.位置
C.大小 D.精度
E.方向
12.以下情況( )屬于過渡配合。
A. 孔的最小尺寸小于軸的最大尺寸,但孔的最大尺寸大于軸的最大尺寸
B.孔的最小尺寸大于軸的最小尺寸,但孔的最大尺寸大于軸的最大尺寸
C.孔的最小尺寸大于軸的最大尺寸
D. 軸的最大尺寸小于孔的最小尺寸
E. 軸的最大尺寸小于孔的最大尺寸,軸的最小尺寸小于孔的最小尺寸
13.單件生產的工藝特征有( )。
A.使用通用機床 B.使用通用量具
C.需要技術熟練工人 D.需要詳細編寫工藝卡片
E.需要用高生產率方法制作毛坯
三、綜合分析題
1.零件加工質量的主要指標有哪些?
2.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在年產量不變的前提下,原來的全年工藝成本為9500萬元,現在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準備對生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有兩種改造方案:第一種方案需用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改造后預期全年工藝成本可以降到6500萬元;第二種方案需用固定資產投資8000萬元,改造后預期全年工藝成本可以降低到5000萬元。僅從改造固定資產投資回收期來考慮,采用哪一種方案更為合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2.D 3.A 4.D 5.C
二、多項選擇題
1.A、B、D 2.B、C、D 3.A、B、C、E
4.A、B、E 5.A、B、C
三、綜合分析題
1.零件加工質量的主要指標有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而加工精度又包括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
2. 答:第一方案的投資回收期:
第二方案的投資回收期:
結論:
僅從改造固定資產投資回收期來考慮,第一種方案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