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
假設前提 |
掌握具體計算過程 |
先進先出法 |
假設先購進的先發出 |
按先進先出的假定流轉順序來選擇發出計價及期末結存存貨的計價 表3—10 存貨類別: 計量單位:噸 存貨編號: 最高存量: 存貨名稱及規格:B 最低存量:
××年 |
|
|
收入 |
發出 |
結存 |
月 |
日 |
憑證 編號 |
摘要 |
數量 |
單價 (元) |
金額 (元) |
數量 |
單價 (元) |
金額 (元) |
數量 |
單價 (元) |
金額 (元) |
l |
l |
|
期初 余額 |
|
|
|
|
|
|
60 |
50 |
3 000 |
|
10 |
|
購入 |
180 |
60 |
10 800 |
|
|
|
60 180 |
50 60 |
3 000 10 800 |
|
11 |
|
發出 |
|
|
|
60 loo |
50 60 |
3 000 6 000 |
80 |
60 |
4 800 |
|
18 |
|
購人 |
120 |
70 |
8 400 |
|
|
|
80 120 |
60 70 |
4 800 8 400 |
|
20 |
|
發出 |
|
|
|
80 80 |
60 70 |
4 800 5 600 |
40 |
70 |
2 800 |
|
23 |
|
購入 |
40 |
80 |
3 200 |
|
|
|
40 40 |
70 80 |
2 800 3 200 |
|
3l |
本月發生 額及月末 余額 |
340 |
|
22 400 |
320 |
|
19 400 |
40 40 |
70 80 |
2 800 3 200 |
|
個別計價法 |
實物流轉與價值流轉一致 |
逐一辨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進、生產時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 |
加權平均法 |
略 |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實際成本+本月進貨實際成本)÷(月初存貨數量+本月進貨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
移動平均法 |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存貨實際成本+本次進貨實際成本)÷(原有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成本=本次發貨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單位成本 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