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企業收益的界定
在對企業收益進行具體界定時,應首先從企業財務會計的角度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企業創造的不歸企業權益主體所有的收入,不能作為企業價值評估中的企業收益。如稅收,不論是流轉稅還是所得稅都不能視為企業收益。
(2)凡是歸企業權益主體所有的企業收支凈額,都可視為企業的收益。無論是營業收支、資產收支,還是投資收支,只要形成凈現金流人量,就可視為企業收益。這是判斷和把握企業價值評估中收益額的重要基礎。 采集者退散
企業的收益預測,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對企業收益的歷史及現狀的分析與判斷。其次,對企業未來可預測的若干年的預期收益的預測。最后。對企業未來持續經營條件下的長期預期收益趨勢的判斷。
7、企業收益預測的基本步驟
企業預期收益的預測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評估基準日審計后企業收益的調整;
(2)企業預期收益趨勢的總體分析和判斷;
(3)企業預期收益預測。
8、企業評估中選擇折現率的基本原則
(1)折現率不低于投資的機會成本。
(2)行業基準收益率不宜直接作為折現率,但行業平均收益率可作為確定折現率的重要參考指標。行業基準收益率一般作為建設管理部門審核項目的依據。
(3)貼現率不宜直接作為折現率。貼現率相當于銀行的短期貸款利率。
9、安全利率一一無風險報酬率
安全利率亦稱為無風險報酬率,它取決于資金的機會成本,即正常的投資報酬率不能低于該投資的機會成本。這個機會成本通常以政府發行的國庫券利率和銀行儲蓄利率作為參照依據。
10、在測算風險報酬率的時候,評估人員應注意的因素
(1)國民經濟增長率及被評估企業所在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2)被評估企業所在行業的發展狀況及被評估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
(3)被評估企業所在行業的投資風險;
(4)企業在未來的經營中可能承擔的風險等。
風險報酬率=行業風險+經營風險報酬率+財務風險報酬率+其他風險報酬率
11、確定風險報酬率的方法
(1)風險累加法:風險報酬率主要包括行業風險報酬率、經營風險報酬率、財務風險報酬率和其他風險報酬率。如果在折現率中的風險報酬率考慮了通貨膨脹因素,則在企業收益額的預測中也應考慮通貨膨脹可能會對企業預期收益的影響。
(2)β系數法及其步驟
β系數法主要用于估算被評估企業(或被評估企業所在行業)的風險報酬率。其基本思路是,被評估企業(或行業)風險報酬率是社會平均風險報酬率與被評估企業(或被評估企業所在行業)風險和社會平均風險的相關系數(β系數)的乘積。
β系數法估算風險報酬率的步驟為:
(1)將市場期望報酬率扣除無風險報酬率,求出市場期望平均風險報酬率;
(2)將企業(或企業所在行業)的風險與充分風險分散的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水平進行比較及其測算,求出企業所在行業的β系數;
(3)用市場平均風險報酬率乘以企業(或企業所在行業)的β系數,便可得到被評估企業(或企業所在行業)的風險報酬率。
用數學公式表示為:
如果所求β系數是被評估企業的β系數,直接利用β系數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再考慮企業特定風險調整系數α了。
注意:與以上方法對應,折現率的測算方法包括:累加法;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以及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模型。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模型:
企業投資資本要求的折現率=長期負債占投資資本的比重×長期負債成本+權益資本占投資資本的比重×權益資本成本
權益資本要求的回報率=無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
負債成本是指扣除了所得稅后的長期負債成本。
確定各種資本權數(比重)的方法有三種:以資產負債表中的比重為權數;以占企業證券市場價值的現有比重為權數;以企業的目標資本結構應保持的比重為權數。
12、保證折現率與收益額之間口徑一致的要求和技術處理方法
根據不同的評估目的和評估價值目標,用于企業評估的收益額可以有不同的口徑,如凈利潤、凈現金流量、無負債利潤(息前凈利潤)、無負債凈現金流量(息前凈現金流量)等。而折現率作為一種價值比率,就要注意折現率的計算口徑(計算折現率時的分子與分母的口徑)。折現率既有按不同口徑收益額為分子計算的折現率,如,股權收益或債權收益,以及股權和債權綜合收益,也有按同一口徑收益額為分子,而以不同口徑資金占用額或投資額為分母計算的折現率,如企業資產總額收益率、企業投資資本收益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等。所以,在運用收益法評估企業價值時,必須注意收益額與計算折現率所使用的收益額之間結構與口徑上的匹配和協調,以保證評估結果合理且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