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國際期貨市場概況
二、國內期貨市場
1.建立期貸市場的背景
1988年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體改委、商業部等部門根據中央領導指示,組織力量開始進行期貨市場研究。
2.起步探索階段(1990--1993年)
1990年10月,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引入期貨交易機制,新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成立。
1992年5月,上海金屬交易所開業。
1992年7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同年底,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成立。
3.治理整頓階段(1993—2000年)
1993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標志著第一輪治理整頓的開始,15家交易所作為試點被保留下來。
1998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期貨市場的通知》,開始了第二輪治理整頓。1999年,期貨交易所數量再次精簡合并為3家,分別是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 轉載自:考試大 - [Examda.Com]
2000年12月29日,中國期貨業協會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期貨行業自律組織的誕生,從而將新的自律機制引入監管體系。
4.穩步發展階段(2000年至今)
中國期貨市場走向法制化和規范化,由中國證監會的行政監督管理、期貨業協會的行業自律管理和期貨交易所的自律管理構成的三級監管體制,對于形成和維護良好的期貨市場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
2006年5月,期貨保證金安全存管機構——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成立,對有效降低保證金被挪用的風險、保證期貨交易資金安全,以及維護投資者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6年9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掛牌成立,并于2010年4月適時推出了滬深300指數期貨,標志著中國期貨市場進入了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共同發展的新階段。
2009年,中國期貨市場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
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共有4家,分別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