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年初級護師《內科護理學》高頻考點必背529個知識點(最新版)

發布時間:2014-01-22 共11頁

  201.由于左心衰竭導致的肺循環淤血而致患者出現典型的心源性呼吸困難,端坐位可以減少回心血量,使肺循環的淤血得以減輕。 
   20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人院后第一周絕對臥床是為了避免增加心臟負擔,防止病情加重。一切日常生活均由護士協助完成(如洗臉、刷牙、吃飯、大小便、翻身等)。 
   203.急性肺水腫患者氧療應給予高流量(6~8L/min)酒精濕化(氧氣流經30%~50%酒精)吸氧。 
   204.急性肺水腫患者經酒精濕化吸氧可使肺泡泡沫的表面張力減低而破裂,有利于改善通氣。 
   205.在急性心肌梗死時血清心肌酶以肌酸磷酸激酶出現最早、恢復最早。 
   206.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診斷價值的心肌酶是CK-MB。 
   207.治療高血壓藥物硝苯地平主要副作用有顏面潮紅、頭痛。 
   208.長期服用硝苯地平可出現頸前水腫。 
   209.風濕性心臟病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210.風濕性心臟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211.對風濕性心臟病病人行健康指導時,關鍵措施是積極防治鏈球菌感染。因此,堅持鍛煉,防止呼吸道感染是預防鏈球菌感染的關鍵有效的措施。 
   212.按照1999年WH0給出的高血壓的分級標準,血壓l60/100mmHg屬于2級高血壓。 
   213.房顫的聽診特點是心率和脈搏不等,且心率大于脈率,為脈搏短絀的表現,同時心音強弱不等、心律不齊。 
   214.二尖瓣狹窄的診斷要點是心尖區聞及舒張期隆隆樣雜音。 
   215.二尖瓣狹窄患者尚未出現心力衰竭的癥狀時,不需要臥床休息及應用洋地黃類藥物、利尿劑,但要注意避免加重心臟的負擔。 
   216.發生心室纖顫應立即給予非同步直流電除顫。 
   217.β受體阻滯劑可對抗代償機制中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這一效應,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死亡率,且提高運動耐量。 
   218.高血壓病人應限制的含鈉高的飲食是腌制品、味精、發酵面食、啤酒、罐頭食品,該類食品均屬于含鈉較高的食物,為增加食物的口味,可適當添加食醋、糖等調味。 
   219.高血壓急癥的治療如高血壓腦病,降壓治療應首選具有動靜脈擴張作用的藥物硝普鈉。 
   220.洋地黃藥物中毒后的處理措施包括:停用洋地黃類藥物;停用排鉀利尿劑;補充鉀鹽;糾正心律失常。 
   221.心肌梗死的診斷主要依據典型的胸痛癥狀、心電圖ST段抬高等典型心肌缺血及壞死表現和心肌損傷標記物的升高。 
   222.心肌梗死患者中50%~80%發病前有先兆癥狀,即初發或惡化性心絞痛。 
   223.典型的心絞痛發作的常見誘因包括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飽食、寒冷、吸煙、心動過速等。 
   224.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多發生于病后的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發生率最高,也最危險。 
   225.溶栓治療適用于:發病小于6小時,年齡≤70歲,而無近期(<2周)活動性出血、腦卒中、出血傾向。 
   226.溶栓治療的禁忌證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嚴重高血壓未能控制(血壓>160/110mmHg)和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等。 
   227.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活動期或伴有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要絕對臥床休息4周至2~3個月,待癥狀消失且心肌酶、病毒中和抗體、白細胞、紅細胞沉降率等化驗及體征恢復正常后,方可逐漸起床增加活動量。 
   228.使用排鉀利尿劑的心力衰竭患者應特別注意觀察血鉀的變化。 
   229.終止心絞痛的發作性胸痛的方法,正確的做法應是含服硝酸甘油l片后心絞痛仍不緩解,可間隔5分鐘后再服一片。若如此連續服用3次疼痛仍不緩解,應考慮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230.房顫病人的轉復需使用同步直流電復律。 
   231.左心衰竭由于存在肺循環淤血,因而肺底可滿布濕噦音,且部分病人出現交替脈,是左心衰竭的特征性體征。 
   232.二尖瓣狹窄病人不斷咯血的原因是肺淤血嚴重。 
   233.急性肺水腫特征性表現為突發嚴重呼吸困難,呼吸頻率達30~40次/分,咳嗽、咳痰和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等;病人被追采取坐位,兩腿下垂,雙臂支撐以助呼吸。查體可見心率和脈率增快,兩肺滿布濕噦音和哮鳴音。 
   234.心絞痛胸痛常為壓迫感、發悶、緊縮感也可為燒灼感,偶可伴有瀕死感。病人可因疼痛而被迫停止原來的活動,直至癥狀緩解,多在1~5分鐘內,一般不超過15分鐘。 
   235.典型心絞痛疼痛部位以胸骨體中斷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區,約手掌大小范圍,甚至整個前胸,邊界不清。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甚至可達左手無名指和小指,向上放射可至頸、咽部和下頰部。 
   236.急性左心衰竭應立即給予患者兩腿下垂坐位或半坐位,并給予高流量的吸氧(最好是經酒精濕化),以迅速緩解患者的缺氧,減輕急性肺淤血癥狀。 
   237.幽門梗阻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由十二指腸潰瘍或幽門管潰瘍引起,特征性表現為餐后上腹部飽脹,頻繁嘔吐宿食。 
   238.柏油樣糞便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后,血紅蛋白的鐵質經腸道內硫化物的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鐵,混有腸道黏液,使排出的糞便漆黑發亮。病因以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和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為最常見。 
   239.嚴重嘔血病人需禁食,如為消化性潰瘍出血,可在止血后24小時給予溫流質飲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需禁食時間較長,一般于出血停止48~72小時后可先試給半量冷流質飲食。 
   240.消化性潰瘍小量出血,一般不需禁食,可攝入少量流質飲食,以中和胃酸,減少饑餓性胃腸蠕動,有利止血。 
   241.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潰瘍的形成和再活動有關,消化性潰瘍患者應避免口服潑尼松(糖皮質激素)。 
   242.非甾體抗炎藥(如消炎痛)除可直接損傷胃黏膜外,還能抑制前列腺素和依前列醇的合成,從而損傷黏膜的保護作用。 
   243.鉍劑(如三鉀二櫞絡合鉍)在酸性環境中,可與潰瘍面滲出的蛋白質相結合,形成一層防止酸和胃蛋白酶侵襲的保護屏障。此外,還具有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 
   244.消化性潰瘍癌變時可有疼痛節律的改變或消失。 
   245.消化性潰瘍患者宜定時進餐,少量多餐,潰瘍活動期可每天進餐5~6頓,不但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還可中和胃酸。 
   246.肉湯可刺激胃酸允泌,不適宜消化性潰瘍患者。 
   247.抗酸藥應在餐后l~2小時服用。 
   248.H2受體拮抗劑(如西瞇替丁)能阻止組胺與其H2受體相結合,使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 
   249.質子泵阻滯劑(如奧美拉唑)是已知的作用最強的胃酸分泌抑制劑。這類藥物可以抑制壁細胞分泌H+的最后環節H+-K+-ATP酶(質子泵),有效地減少胃酸分泌。 
   250.雙氣囊三腔管適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一般不用于單純消化性潰瘍大出血患者。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