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2-20 共1頁
清創術的步驟與方法
1.皮膚清洗和傷口沖洗
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剃去傷口周圍毛發。如有油污,可先用汽油或乙醚擦去。再用肥皂水刷洗皮膚,沖洗干凈后擦干。取去覆蓋傷口的紗布,先用肥皂水(加雙氧水)反復多次蘸洗傷口,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及傷道,清除明顯的異物、血塊和脫落的壞死組織。經上述處理后,用碘酒、酒精按常規消毒皮膚和鋪無菌手術巾,術者換手套準備進行傷口擴大和清創。
2.傷口擴大和清創
對較深的傷口需擴大傷口,以便充分顯露傷道深部。傷口延長的方向應與皮紋方向一致,在四肢一般可沿其縱軸切開;經過關節部位的切口應作“S”形切開,以免疤痕攣縮影響功能。要盡可能徹底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清除異物和血塊。操作要由淺入深,先外而內,分片分層切除,有次序進行,以免遺漏。要徹底止血。對貫通傷應在入口和出口兩處分別進行處理。對較深的盲管傷,必要時可從側切開進行清創或引流,以便清除所有異物和壞死組織。對離開傷道較遠較小的金屬異物,如取出有困難,可暫不取出,以免過多地損傷健康組織。在清創過程中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道,最后再徹底沖洗一次。
3.各種組織處理原則
(1)皮膚:可切除皮緣2~3mm,對頭、面、手和外陰部皮膚可不切除。
(2)皮下組織和筋膜:凡失活的均應切除,筋膜切開要夠大,必要時可用“+”字或“I”字形切開,或作菱形切除,以減少筋膜腔壓力。
(3)肌肉:要徹底切除一切失活的肌肉組織,凡見顏色暗紅,失去正常張力,刺激肌纖維不收縮,切開時不出血的肌肉組織均應切除。
(4)骨骼:對完全游離的小骨片應去除,較大的游離骨片清洗后放回原位,以免發生骨缺損;一切與骨膜或軟組織相連的骨片均應保留,徹底清創后即將骨折斷端復位,并可應用簡單的效的內固定。但對火器傷骨折不宜作內固定,術后采用牽引或石膏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