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8頁
2008主管中藥師基礎知識
中 藥 學
第五單元 中藥的配伍與用藥禁忌
學習目標:
1.掌握中藥配伍的含義、內容及目的。
2.掌握配伍禁忌的內容。
3.掌握妊娠用藥禁忌的含義及確定妊娠禁用、慎用藥物的原則。
4.了解飲食禁忌的含義、內容。
一、中藥的配伍搜集整理
1、含義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治法和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合在一起應用的方法。
2、目的
增強治療效果、擴大治療范圍、適應復雜病情、減少不良反應。
3、內容
(1)七情配伍
七情配伍,除單行外,皆從雙元配伍的角度,論述了是單味中藥通過簡單配伍后的性效變化規律。共有七種情況,故叫做藥性“七情”,內容如下:
①單行:就是單用一味藥來治療疾病。例如用一味馬齒莧治療痢疾;獨參湯單用一味人參大補元氣、治療虛脫等。
②相須:就是性能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后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了藥物的療效,如石膏、知母都能清熱瀉火,配合應用作用更強;大黃、芒硝都能瀉下通便,配用后作用更為明顯等。
③相使:就是性能功效有某種共性的藥物合用,用一種藥物作為主藥,配合其它藥物來提高主藥的功效。如脾虛水腫,用黃芪配合茯苓,可加強益氣健脾利水的作用;胃火牙痛、用石膏清胃火,再配合牛膝引火下行,促使胃火牙痛更快地消除等。
④相畏:就是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種藥抑制或消除。如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姜來消除它的毒性,故稱半夏畏生姜。搜集整理
⑤相殺:就是一種藥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如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姜來消除它的毒性,故稱生姜殺半夏。
⑥相惡:就是兩種藥配合應用以后,一種藥可以減弱另一種藥物的藥效。如人參能大補元氣,配合萊菔子同用,就會損失或減弱補氣的功能等。稱人參惡萊菔子。
⑦相反:就是兩種藥物配合應用后,可能發生劇烈的副作用。如“十八反”
以上藥性“七情”,除了單行以外,都是說明藥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的。
相須、相使,表示增效,是臨床用藥盡可能加以考慮的。相畏、相殺,表示減毒,是臨床使用毒性藥物或具有副作用藥物時要加以注意的,“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
相惡表示減效,用藥時加以注意。
相反,表示增毒,是臨床用藥必須注意禁忌的配伍情況,所以“勿用相惡、相反者”。